斌良
商都杂兴 丹栱凌霄梵唱圆,驼酥镫照九枝莲。 西方兜率多欢喜,姽婳花鬘色界天。 【注释】 商都:指佛教寺庙中供奉佛祖和菩萨的地方。杂兴:即“随宜”之意,指随意写些诗词歌赋。 丹栱:红色梁头。凌霄:指佛塔。梵唱:梵音。圆:圆满、完满。驼酥镫:用骆驼油脂制成的灯。 西方:佛教语,指西方极乐世界,又称阿弥陀佛净土或西方净土。兜率天:又称化乐天、兜率宫,是《华严经》中的四大菩萨所居之处之一。 欢喜:高兴
【注释】 东昌:古地名,即今山东聊城。光岳楼:在聊城东南。垂鱼:古代的一种铜质器物,形似鱼,用以祭祀。窈光:指光武帝庙宇。宠:宠幸。天之施我禄已丰:天上的福分已经很多了。阊阖:古代传说中的天门。舒深衷:抒发内心的深衷。长风:指顺风。引去:指船靠岸。解缆:解开缆索,让船停泊。清虚宫:光武帝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东昌时望见光岳楼而作。诗中通过描写自己望见光岳楼的情景、自己的内心感受
【解析】 “北郭”,指长安城北边的曲江一带,即游仙寺所在之地。“崦嵫”,古代传说为日之所坠处,这里借指晚年。“支筇”,拄着拐杖。“道林”,佛教用语,指山林。“潭空”,指山中水潭的空旷。“深”,幽深。“禅”,佛教用语,指禅宗或佛学。“风幡”,佛教用语,指佛教中的幡幢。“玉槊”,兵器,此处指宝剑。“天半”,指天空的正中间。“凤鸾”,传说中的吉祥鸟,这里指凤凰。 【答案】 译文:游破山寺用常少府韵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商都杂兴(商都:指洛阳,古称商都。杂兴:即即兴之作。) 滑笏波流克蚌河,滥吹钢冻舞婆娑。 滑笏波流克蚌河:在古代,文人墨客喜欢用玉石制作笏板,用来擦拭笔端。滑笏就是形容用玉石擦过的笏板表面光滑如镜。波流是指水流波动的样子,这里指河水流动的景象。克蚌河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方名称,或者是泛指某个有河流的地方。 滥吹钢冻舞婆娑
【诗句解释】 1. 北镇庙:位于北方的一座庙,这里指代北方。 2. 山势东趋压广宁:山势向东倾斜,压迫着广宁(地名,今属辽宁省)。 3. 芙蓉几朵列围屏:用荷花比喻成花朵排列在屏风上。 4. 云迷雉堞千重白:雾气笼罩下,城墙上的雉堞(城楼的外挑结构)显得模糊不清。 5. 雪冷虬松万古青:雪花让古老的松树显得更加苍翠。 6. 浩荡雕盘低朔漠:雄伟壮丽的雕塑群在低洼的沙漠中。 7. 扶摇鹏奋接南溟
金陵过朝阳作 钟山王气黯消亡,台殿全芜草树荒。 牙将射雕驰阁道,牧儿挑菜傍宫墙。 嵯峨华表临秋渚,零落铜驼卧夕阳。 殷鉴胜朝遗炯戒,漫夸天堑锁江长。 注释: 1. 钟山王气:指历史上的帝王之气象。黯然:失去光彩的样子。 2. 台殿: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芜草:杂草。荒:荒芜。 3. 牙将:指守卫宫殿的将士。射雕:用箭射击雕类猛禽。驰阁道:在高台上奔跑。 4. 牧儿:放牧的儿童。挑菜:采摘蔬菜
《商都杂兴》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其原文如下: 明昌捺钵似坻平,水草丰时骆橐生。 一抹微云山翠外,舂锄依旧劝春耕。 注释: 1. 明昌捺钵:指南宋高宗皇帝赵构在明州(今浙江宁波)避暑所住的宫殿。 2. 似坻平:形容明昌捺钵的地势平坦。坻,古代高地的意思。 3. 水草丰时:指水草茂盛的季节。 4. 骆橐生:指骆驼被喂养得肥壮。骆,一种大型哺乳动物。橐,骆驼的皮囊。 5. 一抹微云山翠外
这首诗描绘了边关的景色和生活。 第一句“鸳鸯城畔草萌芽”描述了城旁草地上新芽破土而出的景象,这里的“鸳鸯”可能是指地名或某种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情感。 第二句“毳幕毡房著处家”,描绘了帐篷和毡房在草原上的分布,这些是游牧民族的生活用具,也反映了边疆的生活环境。 第三句“风卷驼茸铺白氎”,描绘了风卷起驼毛覆盖的白色毡毯,给人一种荒凉而又宁静的感觉。
【注释】 碾伯县:隋朝时置,治所在今宁夏固原。 蒲海沿边郡:即蒲州,今山西永济。 峥嵘磴道盘:山高路陡,崎岖难行。 河冰连地结:黄河上结着冰。 岭雪极天寒:岭上的雪花,白茫茫一片。 属国:指唐朝的西域属国,这里泛指少数民族地区。 秋持节:秋季奉命出使。 将军老据鞍:年老的将军依然骑马。 西戌:今新疆西部一带。 底定:平定。 楼兰:古国名,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赏析】
【注释】 商都:指汴梁。杂兴:即即兴诗,作者在汴梁所作。 元:指金朝的始祖完颜氏。拓跋:指金朝的太祖阿骨打。旧宫庭:指金朝开国时的宫殿旧址。消头:消,同“萧”,古代一种马。尽头:这里指马尾。诈(zá)马:即“赭白马”。古时用赤黄色的马来装饰军队,这里指金军所骑的战马。少禾黍(shǔ):禾黍,泛指庄稼和农作物。禾黍少,指庄稼稀少。微茫:微弱、迷蒙的意思。这里是说天色昏暗,天色昏暗,所以草色显得迷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