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湘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满眼余波为绮丽”:“余波”比喻诗歌中细腻的情感或景象,如同余波般回荡。"绮丽"通常指华丽、美丽的事物。这里的“满眼余波为绮丽”意味着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的是华丽而精致的美感。 2. “少陵家法必风骚”:少陵指的是杜甫,杜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这里“家法”指的是杜甫的诗歌风格和创作方法。"风骚"是古代文学中常用的词汇,分别代表诗歌中的“风”和“骚”,即风雅和骚体诗
【注释】 孤灯效玉川子五首:诗人自谓效法唐代诗僧玉川子(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风格。孤灯:指油灯。效玉川子:即学白居易。玉川子(772—846),字乐天,唐代著名诗人。这首诗是模仿他的一首绝句。破寺龛(kē):佛堂中供奉佛像的小阁。龛:佛像的小阁,多用作供佛的处所。曾:曾经。成佛仆成僧:成为僧人或和尚。 【赏析】
注释: 不帷不檠案无鼠,乍北乍南窗有风。 不挂帘子不用灯,桌旁没有小老鼠。 忽听邻鸡声似海,始知身是住城中。 突然听到邻家的鸡叫声,才知道自己在城中居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居所生活情景的诗篇。 第一句“不帷不檠案无鼠”,写的是居所的宁静。不悬挂帘子不用灯,案上没有老鼠,说明作者居所的整洁和安静。 第二句“乍北乍南窗有风”,写的是居所的环境。窗户时而北风呼啸、时而南风拂面
诗句原文: 小圃四绝句 ·其一 槐树两年无此荣,抽枝接叶花细生。 落英才扫又满地,围屋山蜂争晓晴。 译文: 槐树上的花两年都没有盛开,新枝嫩叶上开满了花朵。清晨,当露珠还未干时,人们会用扫帚清扫掉花瓣和落叶。蜜蜂在房屋周围飞舞,争夺着清晨的阳光。 注释: 1. 槐树(huái shù):一种常见的植物,常用于庭院美化。 2. 无此荣(wú cǐ róng):没有这种荣耀或繁荣的状态
诗名:《秋阴三绝句·其二》 译文 不关多病故人疏,昼掩柴门百虑除。 削竹补篱深护菊,移香就枕细摊书。 注释 1. “不关多病故人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因生病而疏远了旧友的情感。这里的“故人”,指的是曾经亲密无间的老友。 2. “昼掩柴门百虑除”:在白天的时候,诗人通过关闭柴门来隔绝外界的喧嚣,从而清除内心的杂念。 3. “削竹补篱深护菊”:使用竹子修补篱笆,保护菊花不受损害
秋阴如梦不思醒,暮雨朝风亦自停。 园里菊英三百本,争人瘦影入虚棂。 译文: 秋日的阴霾宛如一场梦境,让人不愿醒来;细雨和和风吹拂,仿佛也自行停止。园子里有三百棵菊花,它们的影子争先恐后地映入虚掩的窗棂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景色中的所见所感。首句“秋阴如梦不思醒,暮雨朝风亦自停”,形象地描绘了秋日阴霾的景象,仿佛是一场难以醒来的梦境,而细雨和和风却自行停止
纵不前贤畏后生 名山胜水本无形 注释: 纵:即使。 不:否定词。 前贤:前辈的学者。 畏:害怕、畏惧。 后生:后来的学者。 名山胜水:美丽的山水风景。 本:本来,原本。 无形:无法用肉眼看到或感知。 译文: 即使前辈的学者们会害怕后来的学者,但那些美丽的山水风景本身是没有形体的。他们翻来覆去地研究《晋书》中的颜家帖,只是为了坚守六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前后学者对名山胜水的理解和感受
第一首: 岂果开元天宝间,文章司命付梨园。 诸公自有旗亭见,不爱田家老瓦盆。注释:这首诗的意思是说:难道真的在开元、天宝年间?文坛的主宰交给了皇家音乐学院的学生。各位大臣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不喜欢那些田舍老汉用泥巴糊成的陶器。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对当时文坛的一种不满和讽刺。他认为当时的一些文人墨客都是些沽名钓誉的人,他们没有真才实学,只会抄袭别人的作品,以此来谋取自己的名利
【注释】 说诗:诗歌创作的方法。 杜老:指唐代诗人李白。李白曾自称“白李”,故称他为杜老。 五通:传说中神仙的五种神通,即天、地、水、火、风。 命脉:这里比喻诗的脉络。神精神:指诗歌的神韵和气势。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论诗之作。诗人从自己的创作实践出发,提出了关于诗歌创作的一些重要观点,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深刻认识和独到见解。全诗共四句,每句话都有其独特的含义。 首句“豫章出地势轮囷”,意思是说
【注释】: 小圃:指庭院中的花圃。 四绝句:即四首绝句。此诗为其中之一。 园中众花以色胜,一二色少以香多:花园里各种花卉,以色彩鲜艳的为上品,而以花色稍差的也以香气浓郁而取胜。 夜深独起坐风露,时有清声闻落柯:深夜独自起来坐在月光下,不时听到树上落叶发出清脆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写自己赏花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诗的前两句“园中众花以色胜,一二色少以香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