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霈
【译文】: 我特别怜爱小女子,代替父母操劳家务。十四岁就已懂事,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做。忍心抛下弟弟妹妹,独自承受生活的艰辛。窑湾土坏,北风呼啸,令人心碎! 【注释】: 尤怜荪女代劬(qú):特别怜爱小儿子,代替母亲承担家庭责任和生活重担。荪,通“孙”,指小儿子。代,担当。 事:事情。操:料理。 忍此背亲抛弟妹:忍受这一切,背弃亲人,抛弃弟弟妹妹。 窑湾坏土北风号:窑湾里的土质不好,被风吹得破碎
《悼亡百绝句·姑如吾母最称慈》:姑如吾母最称慈,二十三年逮养迟。 -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悲痛。诗中描绘了妻子的慈爱与温柔,以及因长时间分离而引起的思念之情。 - 译文:我的妻子像我的母亲一样最为慈爱,已经离开我们二十三年了,她一直在照顾我,却因为我要负米远行而迟迟未归。 -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亡妻的深情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沉的爱意和无尽的思念
【注释】 一岁:一年的光阴。五女殇:五位女儿早夭。苍茫:苍翠迷茫。收泪:停止哭泣。恐:恐怕。 【赏析】 这首诗是悼念五个女儿的,诗人用“一岁何堪五女殇”开头,以悲愤的感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亡女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接着,诗人又以“半生心血付苍茫”来写自己的悲伤,表明自己一生的努力和付出都付之东流,只留下无尽的悲伤。最后,他写到“时时收泪开颜笑”,表示尽管悲痛不已,但他仍然要强颜欢笑
注释: 悼亡百绝句: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伤。 菰城生灭悼同儿:菰城,指妻子生前居住的地方,生灭,表示生死离别之意;悼同儿,指悼念死去的妻子。 课字三千未谒师:课字,学习文字的意思;三千,表示学习的艰难困苦;未谒师,没有请教过老师,表示自学成才。 到底不分虚实肿:到底,表示时间之长;虚实肿,表示疾病之重;分清虚实肿,表示辨别是非曲直。 半年淡食莫能离:半年
【解析】 “十日平原醉若泥”意思是说诗人在平原上畅饮了整整十天,醉得如同泥塑一般。“新添佳话到前溪”意思是说诗人又增添了一段新的佳谈。“云巢山色乌程酒”,意思是说这云巢山上的风景和乌程酒一样美。“准待来年再品题”,意思是说明年春天一定要再来品尝这云巢山的美景,再来品味乌程的美酒。 【答案】 译文:我在平原上畅饮了整整十天,醉得像泥塑一般。又有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发生了,那就是诗人又增添了一段新的佳谈
扁舟同度越西关,遥指迁居镜水湾。 早识郎君生性冷,为邀母弟伴游山。 注释:扁舟:小舟;度越西关:渡过浙江的西关(古地名);迁居镜水湾:迁移到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早识:早已认识;郎君:丈夫;母弟:指妻子的弟弟。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怀念之情。首句“扁舟同度越西关”,描绘了两人一同乘舟渡过浙江西关的景象,暗示了他们的分离之苦。次句“遥指迁居镜水湾”,则是在表达他们离别后
注释:春秋两季的美景难以衡量,我很高兴家中有爱日之长的人。 我不是登山而是放船游玩,常常增添快乐的事情给婆婆。 赏析:此诗为悼亡之作。首句“春秋佳景费评量”,是说春秋两季的美景难以衡量,这既是对逝去妻子的爱恋之情,也是对妻子生前美好时光的怀念。第二句“犹喜门庭爱日长”,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第三句“不是登山还放棹”,诗人并没有像一般登高望远之人那样,在山顶上俯瞰山川之美
【注释】 1.何来:何处来。发剪纸人:指剪贴的纸花人像,是古代一种丧葬用品。 2.谣惑:谣言蛊惑。 3.随亲:跟随亲人。苕水:即苕溪,在浙江省德清县西北。 4.安居:安家落户。略不:稍微没有。慌:慌张。 5.赏析:诗人以哀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注释】: 1. 于归弱女子:指女子出嫁。 2. 次弟堂前请晚安:次弟在堂前向新娘道晚安。 3. 私语惟闻能孝敬:只听到新娘说会孝敬丈夫,孝顺公婆。 4. 已知大义博亲欢:已经知道什么是大义,懂得怎样去爱亲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新婚的新娘对于婚姻生活的期望和憧憬。 首句“于归弱女子”,是对新娘的直接称谓,突出了新娘的身份——弱女子。这是对新娘的一种赞美,同时也是对她的一种期待。
注释: 1. 痴望齐眉别有缘,同行伉俪数无全。 痴望指的是痴迷地盼望,齐眉指的是夫妻之间相视而笑,表示相互欣赏,别有缘则指夫妻之间的缘分非比寻常。 2. 不图五十吾赢二,合算人间住百年。 不图五十吾赢二,意思是我不求五十年能和妻子白头偕老,合算人间住百年,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能与妻子相伴过上百年是值得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悲痛心情来表达对已故妻子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