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士彪
诗句 1 入暮帘前风雪乱:描述夜晚来临,外面的风雪已经变得混乱。 2. 似我离愁,扫却还堆满:好像我的离愁别绪一样,尽管被扫除却依然堆积如山。 3. 光景看看时序换:时间过得很快,季节在变化。 4. 此身犹在天涯畔:尽管身处天涯海角,但我仍然在这里。 5. 我爱梅花堪作伴:我热爱梅花,可以和它相伴。 6. 花却无情,不把清香绽:虽然花朵没有情感,但它们还是开放着,散发出香气。 7.
【注释】 1. "留别西水":离别。卓有枚、卓火传:作者的朋友,宋受谷、张王士、张玉书、卓次厚诸子。 2. "感得多贤":感佩于众多贤才。 3. "此日囗烽天下满":指金朝灭亡后。 4. 「吾侪」:我们。「诗酒」:指诗歌和酒。 5. 「不见只愁相见晚」:「相见」的反义为「不见」。 6. 「见了轻分,却又愁无限」:见而不忍分离,故「愁无限」。 7. 「秋水片帆行渐远」:秋水如带,船帆行至远处。 8
望江南其二 深闺恨,有梦到天涯。十里亭边春草绿,五更城上晓乌啼。灯暗枕儿欹。 译文: 在深深的闺房中,我怀揣着无尽的哀愁和相思,梦中飘向遥远的天涯。在春天的郊外,绿草如茵,小路上行人稀少。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枕边的我,我感到孤独和寂寞。夜晚,我常常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思念远方的爱人,直到天亮才渐渐睡去。 赏析: 本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的《望江南》组词中的第二篇。李煜作为一位亡国之君
注释: 花枝低垂,彩柱红绳高挂。 小板棱棱,毫不畏惧。 还要与情人一起荡秋千。 风前手牵手,春衫飘逸。 不羡慕飞檐上的燕子,一生双宿双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少女荡秋千的词。上片写少女荡秋千的场景。“花枝低亚”形容树枝低垂,花朵盛开,美丽动人,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彩柱红绳挂”则描绘了秋千上悬挂着彩色的柱子和红色的绳子,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小板棱棱浑不怕”则表达了少女荡秋千时的勇敢和无畏
注释:春天夜晚,暖意融融,没有收到签文。 在花影下,和着月光,卷起珠帘。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夜赏花图。上片写春夜未至,而漏阁已报漏尽,暗示出时间过得太快,春光易逝。下片写在花影之下欣赏明月,卷起珠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全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
宝鼎现,秋怀。 东园极目,暮霭秋色,望中缥缈。 江城下,寒涛寂寞,一抹吴峰青未了。 睹败柳、挂残阳欲落,沙岸倒垂红蓼。 渐野寺、疏钟时动,惊起隔林栖鸟。 何事今岁秋偏早。 向登临、无限愁抱。 还追忆、他乡行乐,炬烛双燃花底照。 敞绮席、拥红妆调笑,翻怪笙歌烦恼。 残月堕、霞觞更举,客里光阴偏好。 惆怅归来,空赢得、青衫破帽。 对长宵魂断,渐渐哀笳唤晓。 帘外露冷、残星小。 愁听寒螀叫。 待新雁
诗句解析及赏析: 1. “拨棹遇涧冬夜” - 描述了诗人在冬天的夜晚,乘船经过溪涧的情景。"拨棹"意味着划桨,"遇涧"则是指遇到河流或溪涧。 - 译文: 在寒冷的冬夜,我乘坐船只穿过溪水,寻找一个避风的地方。 2. “霜风促” - 描述了寒风的强烈和刺骨。"霜风"指的是冬季的冷空气,"促"则表达了这种冷风的紧迫和猛烈。 - 译文: 寒风吹过,带来了刺骨的寒冷。 3. “灯影绿” -
【注】 (1)万年欢:词牌名,此篇为双调小令。 (2)庭鹤惊寒——庭院中的白鹤因寒冷而受惊。惊,惊动;寒,冷。 (3)又一声清唳——指鹤的鸣叫声。清,形容声音清脆。唳,鹤等禽鸟的长啸声。 (4)残醉都醒——醉得不省人事,现在都醒了。 (5)隐隐馀膏,犹照半床愁病——残烛的光,在半床上闪烁,使人想起病痛缠身的苦况。 (6)城上漏声耿耿——城外传来的更鼓声清晰可闻。 (7)巴巴望、好梦重来
【注释】 恨:埋怨。杏花、杨花:指春天的柳絮。迷了天涯归路:指春日里飘飞的柳絮,把人引向远方。小楼空极目:小楼里的人极目远望。见:看见。春江潮落:春天江河涨潮后,水位上升。烟生古渡:江边雾气蒸起,仿佛是烟雾在生出的渡口。新涨:新上涨的水。授:赠与。蓝:指水色,深青。寒沙漾白:冬天的沙滩上,浪花溅起的白色泡沫。锦帆:用彩色丝绢制成的战船。看看黄昏后:等到黄昏时。独扃朱户:独自关着朱红色的门
【解析】 “新词堪寄怨,才欲写、还又怕人知”:新作的词句,本想寄托哀怨,但一想要人知道,又怕惹人伤心;“恨曲港水深、云槎难泛”:曲港水深、云槎难泛,指爱情受阻,无法相会。“石桥路阻,骄马空嘶”:石桥阻隔,骄马空嘶,指爱人被阻在外,无法相见。“但凝想,红蕖临岸处,芳树掩门时”:只是想象,红荷临岸边,芳香的树木掩门前。此句化用杜牧《赠别》:“菱歌泛归棹,花枝映离筵。当时年少,风流君自负。绿鬓罢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