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促。灯影绿。强结双花人自宿。风过处、乱敲檐竹。炉火频添频灭,被冷眠难熟。更漏缓,今夜柔肠断还续。
三年旧事暗相触。梦去梦来空反覆。离别后、岁华偏速。此际伤情旅,雁啼寒山猿啸月。博得绣枕流红玉。
诗句解析及赏析:
- “拨棹遇涧冬夜” - 描述了诗人在冬天的夜晚,乘船经过溪涧的情景。”拨棹”意味着划桨,”遇涧”则是指遇到河流或溪涧。
- 译文: 在寒冷的冬夜,我乘坐船只穿过溪水,寻找一个避风的地方。
- “霜风促” - 描述了寒风的强烈和刺骨。”霜风”指的是冬季的冷空气,”促”则表达了这种冷风的紧迫和猛烈。
- 译文: 寒风吹过,带来了刺骨的寒冷。
- “灯影绿” - 描述了夜晚室内灯光下的静谧。”灯影”指的是室内灯光映照出的绿色影子,”绿”在这里可能也指绿色的光芒。
- 译文: 室内灯火通明,映出一片绿色的光亮。
- “强结双花人自宿” - 描述了诗人自己与两个女子共度良宵的情景。”结”意为结合或相会,”双花”可能指的是两个女子的名字,或者象征性地表示美丽。
- 译文: 我与两位佳人共度良宵,各自安睡。
- “风过处、乱敲檐竹” - 描述了风声和竹叶的相互撞击声。”风过处”指的是风从哪里吹来,”檐竹”指的是屋檐下的竹子。
- 译文: 风声呼啸而过,屋檐下摇曳的竹叶相互碰撞发出声响。
- “炉火频添频灭,被冷眠难熟。” - 描述了室内炉火的温度不稳定,导致诗人难以入睡。”频添频灭”形容炉火忽明忽暗,而”被冷眠难熟”则说明由于寒冷,难以获得充分的休息。
- 译文: 炉火时亮时暗,使得我难以入睡。被窝冰冷,难以进入梦乡。
- “更漏缓,今夜柔肠断还续。” - 描述了时间的流逝感以及情感的纠结。”更漏缓”指的是时钟走动的声音缓慢,暗示着时间的缓慢流逝;”柔肠断还续”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之间的矛盾感受。
- 译文: 时间过得很慢,我的思绪如同柔软的心肠一样断断续续。
- “三年旧事暗相触” - 描述了长时间未见面的友人突然相见,引发了许多回忆和感慨。”三年旧事”指的是过去的三年里发生的事情,”暗相触”表示这些旧事在不经意间触动了诗人的心弦。
- 译文: 长时间未见的朋友突然相聚,那些旧日的往事如泉水般涌上心头。
- “梦去梦来空反覆。” - 表达了梦境的虚幻和现实生活的空虚,以及无法摆脱的情感纠葛。”梦去梦来”可能指的是梦境中的反复无常,”空反覆”则强调了这种无意义的情感波动。
- 译文: 梦中又梦见过去,醒来后又回到现实,这一切都显得如此虚无缥缈。
- “离别后、岁华偏速。” - 描述了离别之后时光流逝得更快的感觉。”离别后”指的是分别后的这段时间,”岁华偏速”则表达了岁月流逝得特别快,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
- 译文: 离别后的时间过得特别快,一年又一年就这样迅速流逝。
- “此际伤情旅” - 描述了旅途中的孤独和伤感情绪。”伤情旅”可能是指旅途中的寂寞和悲伤,”此际”表示当前的时刻或状态。
- 译文: 在这旅途中,我感到无比的孤独和悲伤。
- “雁啼寒山猿啸月。” - 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晚景象,大雁的鸣叫声和山间的猿猴叫声构成了宁静而略带哀愁的背景。
- 译文: 寒冷的夜晚,大雁的叫声和山中猿猴的啸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