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应孙
这首诗是李白的《秋浦歌》。下面是逐句翻译: 1. 山川形胜雄江东,九华辉映天都峰。 - 此句描述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山峦雄伟,犹如江东雄姿,而九华山的美景则映照在天都峰上,形成美丽的画面。 2. 传闻早已荡胸臆,恨不插翼长相从。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黄山的喜爱之情。他听说黄山已经很久,心中充满了向往,希望能长翅膀飞翔到黄山。 3. 朅来随牒官秋浦,城郭奔驰厌尘土。 -
注释: 1. 孤鹜去边天浩渺:孤骛是指孤鹜,是一种水鸟,这里指的是一群孤独的水鸟在天空中飞翔。去边天浩渺形容它们的飞行轨迹遥远而宽广,给人一种辽阔无垠的感觉。 2. 万家穷处水湾环:万家穷处指那些贫穷的人家居住的地方,水湾环形容那里有一片水域环绕着村庄,形成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 3. 岭外此州为道院:岭外此州为道院形容这个地方是岭南的一个道观,道院是道教修行的地方,通常建在山间或水边的幽静之处
水帘洞 珠帘巧费水晶裁,万古垂垂浅碧苔。几度月钩钩不上,孤云能入此中来。 注释: 珠帘:指瀑布形成的水帘洞。 水晶裁:形容珠帘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 万古:形容时间久远。 碧苔:绿色的苔藓,这里指的是水帘洞周围的绿色植被。 月钩:形容月亮的形状像钩子。 孤云:孤单的云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水帘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首句“珠帘巧费水晶裁”
注释:我试图询问阳和,石花洞中谁是主宰? 终日站立在东风中,百花却默默无语。 赏析:此诗以问答形式写景抒情,借问石花洞中的主者是谁,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首句“试问阳和”点出题旨,第二句“洞间谁是主”是疑问句,诗人自问;“尽日立东风”是回答。第三、四句是回答的内容,言百花在东风中默默开放,而诗人却无所作为,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注释:桃花五颜六色,四季开放。桃花的香气随风飘来,随着山间的溪水流淌。何况是轩辕黄帝亲手种植的呢,在紫烟深处有楼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桃花的美丽和香气,以及它的神秘之处。诗中通过“轩辕”、“紫烟”等关键词,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的桃花也象征着生命的美丽和希望
珠帘巧费水晶裁,万古垂垂浅碧苔。 几度月钩钩不上,孤云能入此中来。
孤鹜去边天浩渺,万家穷处水湾环。 岭外此州为道院,风烟殊弗类南蛮。
我试问阳和,洞间谁是主。 尽日立东风,百花无一语。
石应孙,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清乾隆《晋江县志》卷八)。 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为池州贵池尉(《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六)。 宁宗嘉定十二年(一二一九)由通判雷州任放罢(同上书职官七五之二一)。 今录诗五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