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弼
《题滕王阁》是北宋文学家、诗人王安国的一首七言律诗,作于公元1061年,正值北宋仁宗嘉祐年间,当时王安国因家世牵连而未能科举及第,心情沉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首联:“高阁巍峨接水滨,兴亡才问便伤神。” - 高阁巍峨接水滨:描述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及其雄伟壮观。 - 兴亡才问便伤神:指出在滕王阁上,作者感慨历史兴衰,引发深沉的悲伤。 2. 颔联:“鸣鸾东阁知何处,跨鹤西山别有人。”
赠唐栖寺僧 注释:这是一首诗歌的开头,描述了唐栖寺的山门。 赏析:首联“山门寂寞唐栖寺,别去闲居又一年。”描绘了唐栖寺山门的寂静,以及诗人在这一年中与寺院分别的情景。 颔联“草暗暮田群雁远,花明春院一僧禅。”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田野上,草色已经昏暗,一群大雁正向南飞去;春天的院子里,花朵盛开,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照亮着和尚的修行生活。这里的“草暗暮田”和“花明春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孙伯符墓下 梧桐叶落长,墓地草丛生,梦魂曾断九回肠。 空闻绛帕离章水,谁见黄旗入洛阳,鸦在暮园江边叫,龙盘春戍石城荒。 赤乌不识桑田变,白杨仍守旧疆土,凄凉依旧守白杨。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已故的孙伯符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孙伯符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孙伯符墓下的荒凉景象,以及他的梦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哀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孙伯符墓下的景象
解析与译文 诗句解释 1. 独棹一溪云:独自驾船,划过一片如云的水面。"棹"是船桨,"一溪云"形容船行水面如云彩般轻盈。 2. 山回景自分:群山环绕,景色各异,仿佛各自分开。"自分"意味着各自独立,无交集。 3. 露花藏岸势:露水覆盖在花朵之上,隐藏了岸边的地势。"露花"指清晨或夜晚的露珠覆盖的花,增添了一份静谧的美。 4. 风叶乱泉纹:微风吹动树叶,搅动着泉水的纹理
庾楼 欲望江山夜转真,胡床曾此对嘉宾。 伤心皓月长流水,回首清风不见人。 花落雉楼横角暮,草生鸥渚破船春。 归程岂暇频登览,分付羁愁与白蘋。 注释: 1. 欲:想要,希望 2. 江山:指代山河、国家。 3. 胡床:一种可以坐卧的轻便家具。 4. 客:客人。 5. 伤:悲伤 6. 皓月:明亮的月亮(这里指月亮的明亮)。 7. 长流:流动不止。 8. 回首:回头望。 9. 白蘋:白色的浮萍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在官场上挣扎和无奈之情的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访别 - 解释:这是诗人对另一位官员或友人的探访。 - 注释:这里的“圣代”可能是指盛世时期,而“吟家众”可能指的是众多以诗歌为职业的文人。 2. 无君众体诗 - 解释:没有一位君主能完全满足所有文人的诗歌创作需求。 - 注释:“无君”可能表示没有哪位君主能够提供足够的灵感或支持来满足所有的诗人
吴山仁王寺 吴山的仁王寺,高耸在山顶上,傍晚时分还未昏暗。 上皇皇帝曾在此地定乾坤,建立帝业,威震四方。 瓯闽散驿缘江岛,龛赭收潮入海门。 细雨乱花唐辇道,淡烟疏柳汉营屯。 何时汴水东流畔,君返宸居臣故园。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顶吴山仁王寺后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百态的感慨之情。 首联“山寺凭高夕未昏,上皇曾此定乾坤。”描绘了寺庙在夕阳中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的画面
注释: 1. 何日遗踪锁断岗,更谁曾望旧台荒。 - “何日”表示何时能够找到遗迹。“遗踪”指留下的踪迹,即遗迹。“锁断岗”指将遗迹锁住,使其不再被破坏。“更谁曾望旧台荒”意为还有谁能看到那已经荒芜的台子。 2. 百年南渡频秋雨,一片西山几夕阳。 - “百年”指时间跨度很长。“南渡”指向南迁移。“频”表示频繁。“秋雨”指秋天的雨水。“一片西山几夕阳”意为西边的天空有几片夕阳。 3.
【注释】: 幽栖深绝地,静夜独宜僧。 上句是说,在深山幽谷之中,独自隐居修行,这地方十分清静,只有僧人才能住得下去。下句说,在寂静的月夜之下,独坐禅房,十分适宜。 上下两轮玉,中间一片冰。 “上下”指月亮,“两轮”指月亮的左右两边,“玉”形容其晶莹如玉;“中间”指月亮的圆心,“一片冰”形容其皎洁无瑕。 影收悬罟索,光息过船灯。 “影收”是说月影收敛,不再像以前那样明亮;“悬罟索”即指捕鸟用的网子
【注释】 1. 夏日泛秘湖:夏天的时候,乘船到秘湖游玩。秘湖:位于今江苏扬州东北,因湖面常被云雾笼罩而得名。 2. 朝来泛舟花满湖:早晨乘船游览,湖面上开满了花。 3. 亭午返棹风相呼:中午的时候,返回时船儿被风推动。亭午:中午,指正午。 4. 已收波浪入菱芡:已经把波浪收入了菱叶和芡实之中。 5. 晚开云日媚菰蒲:傍晚时云霞和阳光照耀着菰草和蒲苇。 6. 群飞鼓翼数沙雁:一群大雁在天空中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