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纯仁
松筠深处访潜溪,唐相当年卜隐栖。 必竟主人归不得,只教游客驻轮蹄。 注释:在松筠丛中深处探寻着潜溪,当年唐代的隐士曾经在这里隐居。终究是主人无法归来,只有我这些游客只能驻足不前,留下车轮痕迹。 翻译:在松筠深处探寻潜溪,当年唐人曾在此隐居。终究是主人无法归来,只有我等游客驻足不前,留下车轮的痕迹。 赏析:此诗以诗人对龙门山的探访为线索,通过描绘松筠深处、潜溪、云拥楼台、烟龛万叠等自然景观
【注释】 独游石岩寄诸友:独自在石岩游玩,并写诗寄给各位朋友。 乱石巉(chán)空耸(sǒng):形容山石参差不齐,高耸入云,又形容山峰险峻突兀。巉,形容山峰陡立、险峭的样子。 翠棱:翠绿的山脊。 攀(pān)萝寻胜逐(zhú)溪声:攀上树萝,顺着溪水去寻觅美景。 萝,一种可以攀援的植物,这里借指树藤。 爱山怀友情无限:对山水的喜爱,以及因朋友离去而感到的友情之深难以表达。 日暮岩边独记名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各个选项,然后一一比对。本题中,“译文”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注意与注释对应,并且要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是赏析。 (1) “山前阴火煮灵源”:山前的阴火正煮着灵源泉水。“阴火”指温泉的热气。“煮”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泉水的热气蒸腾,使周围的空气也变得温暖起来。 (2) “昔日曾临万乘尊”
龙门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名胜古迹,位于陕西省韩城市东南。龙门山风景优美,有“龙门十景”之称。这首诗就是描写了在龙门山游览时的所见所闻。 译文: 云拥楼台雪拥川,亲朋行望举吟鞭。 烟龛万叠凌花霰,坐见金人变玉仙。 注释: 1. 云拥楼台:形容山峰云雾缭绕,如同楼台一般。 2. 雪拥川:形容河流被白雪覆盖,如同雪山一般。 3. 亲朋行:指同行的亲友们。 4. 吟鞭:指诗人拿着马鞭,边走边吟诗。 5
赴郑郎中宴集 卧锦仙郎久卜居,满床书史日康娱。 邀朋欲走趋斋阁,不厌尘埃俗客无。 注释: - 卧锦仙郎久卜居:比喻某人长时间居住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 - 满床书史日康娱:形容书房里摆满了书籍,整天都过得非常快乐和充实。 - 邀朋欲走趋斋阁:邀请朋友一起前往书房或阁楼,享受阅读的乐趣。 - 不厌尘埃俗客无:表示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不羡慕那些追求物质享受的人。 赏析:
注释:我忠诚的心志自当为明主所酬谢,百次谪贬又怎能避贵权?当今世上还有谁再去探讨这个道义问题呢?我希望您在面对古人时能向他们学习。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君主的忠诚和对政治腐败现象的不满。他认为君主应该以公正无私、廉洁奉公的态度来治理国家,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滥用权力。同时,他也期待着有像孔子这样的先贤出现来引导他走向正确的道路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高风亮节的赞美和对当代士人的期望。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荣名雅望退休闲”:此句意味着荣誉和声望已经达到顶点,不再追求更高层次的成就。 - 关键词注释:“荣名雅望”(荣耀和声誉)、“退休闲”(退休、退隐) 2. “声誉清高已纳冠”:声誉清高到足以接受官位(纳冠)的程度。 - 关键词注释:“声誉清高”(高尚的声誉)、“纳冠”(古代官员的冠冕) 3
【诗句释义】 到汉东和张伯常六首:这组诗共有六首,是作者晚年归隐后与友人张伯常在汉东相聚时所作。 高标早与利名疏:“高标”指高尚的志向和节操。“利名”指功名利禄。“疏”指淡泊名利。 独向先门肯曳裾:独自来到先辈家门前,愿意去拜见(表示求见)。“曳裾”本指古代官服下摆拖地的样子,这里比喻趋附权贵。“肯”表示愿意。 举眼正无羁客伴:抬起头来,发现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羁客”指寄人篱下
【注释】: 1. 帝图绵永合无涯:皇帝的图谋绵延无尽,没有止境。帝图,皇帝的谋划或志向,绵长无穷,没有止境的意思。 2. 天降真人动鲁沙:天上降临了真人,震动了鲁地。 3. 两奉离明来继业:前后两位君主都秉承着光明,继承着事业。 4. 久膺舜养似重华:很久以来,享受着舜帝那样的养育之恩,像虞舜一样。 5. 徽音远过周文母:周文王的母亲(太姒)的美德声名,传扬得远远地超过了。 6. 俭德深惩汉外家
龙门马上望雪 山开晓色千峰玉,草映寒光万点琼。 为我春游添景物,不教桃李独鲜明。 注释: 龙门:代指龙门山脉,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境内。 千峰玉:形容山峰如同玉石般晶莹剔透。 万点琼:形容草上露珠犹如琼珠般晶莹闪烁。 春游:春天外出游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诗人在龙门山上看到壮丽的景色,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也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