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洙
诗句如下: 楼头上有三通鼓。何须抵死催人去。上马苦匆匆。琵琶曲未终。 译文: 楼头的鼓声三通,何必如此执着催促人们离开?骑马匆忙的上人,还未结束的琵琶曲调。 注释: - 楼头:指建筑物上的屋顶部分,此处泛指高楼或建筑群。 - 三通鼓:古代战争中用鼓报时的仪式,通常用于紧急情况,此处形容鼓声密集且急促。 - 何须抵死催人去:表示没有必要逼迫某人离开,可能是指对某人的关心或者挽留。 -
河满子·秋怨 【注释】 怅望:惆怅。浮生:短暂而飘忽的一生。急景:迅速消逝的时光。宝瑟:指古琴。楚客: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字原,后世因称他为“屈子”。多情:情感深厚。偏怨别:特别怨恨离别。碧山:青山。远水:长流的河水。连天衰草:形容草木枯黄,覆盖天空。夜阑:天色将晚。几处:到处。疏砧:敲击着砧石的声音,是古代一种乐器。黄叶:落下来的树叶。无风:指没有风吹动。自落:自行落下。秋天云彩不下雨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馀音。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宋扬州广陵人,字巨源。 孙锡子。 善属文,熟谙典故。 仁宗皇祐元年进士。 进策五十篇,韩琦叹为今之贾谊。 累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 英宗治平三年应诏上疏言时政要务,事皆可行。 为史馆检讨、同知谏院。 不满王安石新法。 历官干当三班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神宗时擢翰林学士,寻卒。 生卒年
宋扬州广陵人,字巨源。 孙锡子。 善属文,熟谙典故。 仁宗皇祐元年进士。 进策五十篇,韩琦叹为今之贾谊。 累迁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 英宗治平三年应诏上疏言时政要务,事皆可行。 为史馆检讨、同知谏院。 不满王安石新法。 历官干当三班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 神宗时擢翰林学士,寻卒。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