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云岫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注意要结合诗中景物特点、作者情感以及典故等进行具体分析。此题要求考生对“再游吴寺”一诗进行逐句解读,并分析其内容、语言特点及表达技巧,最后指出其表现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 “南渡吴家三冢寺”,点明地点是江南的某座寺院。“南渡”即从江北迁往江南。“吴家”是指吴地的僧人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把握全诗的思想情感,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天台路上寻牛迹,瀑雪千寻带月飞”:这是写诗人在天台山路上寻找牛蹄印,瀑布如雪,与月光相映成趣。牛,这里指代作者自比的隐士,因为《诗经》有《小雅·采薇》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石桥不可行,苔衣满青苔”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所以答题时先指出本题考查的诗歌内容及形式。这是一首律诗。律诗的格律是:八句分为四对,每句七个字;第一联和第二联必须押平声韵,第三联和第四联可以押仄声韵。此诗为七言律诗,故其押韵应为平仄相间,首句可押韵可不押。全诗共八句,一、二句对仗,三、四句对仗,五、六句对仗,七、八句对仗。据此分析。 【答案】 这里是赠给的意思。王东生和尚:僧人王东生的雅称。②三十馀年无故人
注释:山中的月亮刚刚升起,初夜的清凉让人感到舒适。然而客居他乡的情怀让我无法安心地住宿在岩洞中,只能忍受这寒冷的夜晚。春风不停止吹拂,杜鹃鸟也不停地哀鸣,它们都在为逝去的家园而悲伤,这种悲伤之情也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变得更加长久。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感受。第一句写山月和草树给人带来的凉意,表现了山中夜晚的清冷。第二句则写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寂寞与无奈,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注释】 陈学录: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族孙,官至太子中舍。 西台:指唐玄宗所置的东宫学士府,即翰林院。 红绡扇:用红绢做的扇子,这里指求官的文士。 【赏析】 这首诗写陈子昂对友人送他赴任的感受和祝愿。诗的前两句“官冷岂知僧又冷,殷勤话别上西台”,是说:当权者(官)不热心,而僧人却热情相送;你上了西台去当官,我送你到那里。诗人通过这两句,表明自己对官场的冷淡,也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注释:高举起无数的绿色荷叶,像一把把丝带一样交错排列着。在薰风中,它们如同一幅精美的织锦,而秋风吹起的细雨,也掩盖了它的美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荷花在秋风中的美景,用万柄绿参差的荷叶比喻,形象生动;用匹练横铺来形容荷叶的排列,色彩丰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秋风的无奈
夏夜追凉月满庭,谢家池上旧山青。 注释:在炎热的夏天,寻找清凉,月光洒满了整个庭院。谢家池上,曾经是一片青山绿水的景象。 自惭无物堪酬对,只把禅心伴月明。 注释:我内心惭愧,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的,只能把我的心交给这个明亮的月亮
【释义】:家家户户擎拳拜,一邑三乡无枉情。百里襟怀秋水净,风生波浪月生明。 【赏析】:此诗写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首句“家家户户擎拳拜”是说家家都要向谢高县尹行跪拜之礼,表达了作者对谢高的崇敬。后两句描绘了谢高为政时的政绩和影响。“百里襟怀秋水净,风生波浪月生明。”意思是百里的江河水都变得清澈见底,风吹起波澜,月亮也显得特别明亮
注释:与虚室和尚共同居住在西山的一片云中,无论早晚都听闻钟磬之声。天台南岳是当年的事,彼此的情感却无法言表。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的诗。首句写诗人与虚室和尚同住一处,过着隐士的生活。二句写两人在山上的居所。三、四句回忆往昔在天台的往事,但当时的情景已无法再现。末句写诗人心中难以抑制的情感。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境深远
【注释】 ①乌山:即乌山寺,在今江苏镇江市。②塔:指乌山寺中的塔。③东叟和尚(shàng háo shòu fáng jiàn):东叟和尚是作者的好友,曾随其出家为僧。④拙口无言心自知: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口讷不善言谈,但内心有知有觉,知道如何去做。⑤对人垂泪湿禅衣: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口讷不善言谈,但内心有知有觉,知道如何去做。⑥如今欲说当时事:意思是说,自己虽然口讷不善言谈,但内心有知有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