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履
赠铅山余适正 下邳先生头如雪,手把遗编未尝辍。 曾吟孝行三百篇,转作蒙求义尤切。 朝廷求书遍海隅,不问簪缨与岩穴。 先生亲写此书进,郡守封题献双阙。 可惜要路无知己,经年不报还蹉跌。 或思慷慨诣公车,空守无金肘屡掣。 僦屋穷居县市西,生涯有路蒙鸠拙。 图书满架不济用,门巷萧条空岁月。 去年相见衣不完,今年相见衣频结。 奔波辛苦养妻子,未免长裾事干谒。 东邻右姓夸铜臭,西舍富儿称金埒。
【注释】 铅山: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余适正:即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余适正是他的字。适,同“悦”。 【赏析】 《赠铅山余适正》是一首赠别诗。铅山,今属江西省上饶市。陆游时为浙西通判,赴任前作此诗以赠友人。首句说用木条捆绑的柴火和一斗米可以解决一顿早饭;第二句说担心庄子会讥笑自己这样简陋的饮食,连庄周那样清高的人也会嘲笑他吧? “束薪斗米助朝炊”,意思是说用木条捆绑的柴火和一斗米可以解决一顿早餥
下邳先生头如雪,手把遗编未尝辍。 曾吟孝行三百篇,转作蒙求义尤切。 朝廷求书遍海隅,不问簪缨与岩穴。 先生亲写此书进,郡守封题献双阙。 可惜要路无知己,经年不报还蹉跌。 或思慷慨诣公车,空守无金肘屡掣。 僦屋穷居县市西,生涯有路蒙鸠拙。 图书满架不济用,门巷萧条空岁月。 去年相见衣不完,今年相见衣频结。 奔波辛苦养妻子,未免长裾事干谒。 东邻右姓夸铜臭,西舍富儿称金埒。 墙屋文绣竞纷华
朱履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孝行的推崇而闻名。朱履,一位来自宋朝的文人,其诗歌创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世界,还蕴含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思考。以下将详细介绍朱履: 1. 生平背景 - 进士出身:朱履在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成为了进士,这一成就标志着他在文学道路上的重要一步。作为进士,朱履有机会参与朝廷的政务,从而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仕途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