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箕
社日喜晴分韵得前字 夜来急雨淙飞檐,脱惊红日辉潭川。 梨花有情朝露重,柳带无力春风颠。 傍帘新燕低拂掠,入槛戏蝶相联翩。 今晨天气亦佳尔,一春未见兹晴暄。 绿阴林下笑声好,箫鼓赛社祈丰年。 金穰屡丰岂不好,米贱更苦人无钱。 太公九府法已弊,楮币印出私相权。 所司转变无善策,低昂用否难流传。 县官那更租税急,白纸不问黄榜蠲。 穷民非负实无有,里正罚责殊可怜。 吾侬虽乐此日美,釂白醉倒春风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情感态度及艺术手法等,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内容,结合题目所给的注解进行具体分析。“余读林子仁诗云君心恨不走天涯不比衰翁只恋家最是横塘黄叶路今年无伴折梅花时吟此诗念刘伯益之未返偶检校前村南枝的皪已三花五蕊矣忽伯益自黄檗归访余折归插玩知友朋之念有同然者对花剧饮而用韵述怀”,第一句交代了写作背景
【注释】 清钟:清静之钟,指僧人敲的木鱼声。静室:寂静的僧房,这里指寺庙;破寂历:打破沉寂,指寺庙里传来了敲击木鱼的声音。灏气:苍翠的天空之气。空山:空旷而荒凉的山。生:出现。泬寥:空旷寂静。长林:《诗·小雅·伐木》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句,此以“林”代称树林。风送涧水急:风送来的山涧水声急促。聒(guō)枕:扰人清梦的声响。宛似:好像。春江潮:春天江水的涨潮现象。 【赏析】
蜀口枕上 注释:蜀地(即四川)的水边,枕在床头上。 译文:蜀地水边,我枕在床头上,半夜听到一声清啸声,仿佛一只孤独的猿猴哀叫。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夜半听到猿鸣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孤猿清啸"、"半夜啼"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子规山狖共酸悲 注释:子规(即杜鹃),是一种鸟类,叫声凄厉,常用来象征离别之情。山狖(一种野生动物)
诗句: 修修野竹碧琅玕,乱石悬崖剑戟攒。 译文: 绿油油的江水绕过山峦,我如同无根之舟随波逐流。 注释: - 《修修野竹碧琅玕》: “修修”形容竹子生长旺盛的样子。“野竹”指的是生长在野外的竹林。“碧琅玕”形容竹子颜色翠绿,光泽明亮如宝石。“乱石悬崖剑戟攒”: “乱石”指参差不齐、杂乱无章的石头。“悬崖”表示山峰陡峭。“剑戟攒”形容石头形状像锋利的剑和戟一样聚集在一起。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鹅湖道中”是诗的标题,交代写作背景和地点,即诗人在去城十里路盘纡的地方,幽径平冈驾小舆,这是诗人行经鹅湖道时所见的景色。“认得”二字点明时间。“绿松岩畔拥僧庐”,写诗人到达目的地。 “盘纡”,“纡”字写出了山路盘旋曲折的特点。“幽径平冈”写出了诗人经过崎岖不平、蜿蜒曲折的山路后,来到一个平坦的山冈上。 “驾小舆”是说诗人骑着小车,这里既表明了诗人身份
【注释】 五更:指深夜。清梦:清早的梦境,比喻美好的梦境。鸡唤醒:鸡鸣叫,使人们从梦中醒来。八月:农历八月份。好景:美好的景象。 秋虫:秋天的虫声。夜静:夜晚寂静无声。野禽语:野外的鸟叫声。风木天寒山雨来:风吹树叶,树枝摇动发出响声;天寒地冷,山中云雾缭绕,下着细雨。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时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我们需要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元正讲礼讵能忘: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讲习礼仪,这怎么能忘记呢?这里的“元正”指的是新年的第一天,“元正讲礼”是指新年的第一天讲习礼仪。“讵能忘”是表示不能忘记的意思。 2. 便辱留连设酒浆: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被我邀请,留下来饮酒作乐。“便辱”是表示被邀请,“留连”是表示留下来,“设酒浆”是表示设置酒宴。 3. 笑指一船春盎盎
一江春水绿油油,绕尽春山去不休。 注释:春天的江面波光粼粼,碧绿如油;它曲折蜿蜒地绕过了无数座青山。 愧我虚舟无定著,追随曲折与同流。 注释:我真惭愧啊,像一只没有固定的停歇之处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的作品,以写景为主。首二句描写江水之清、春山之幽,以及江水的蜿蜒曲折,都显得十分自然、和谐;“愧”字则写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三、四句写自己虽不能像江水一样随处安身
【注】 西岩:指江西庐山。简沈庄仲,名沈佺期,中宗时宰相。三首,指《题西岩泉》。 【译文】 衣袂沾湿夕露,山崖上瀑布飞泻,溅起一片水雾。 青山隐隐,精庐隐约可见,缥缈的飞檐露出屋梁,像出画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江西庐山西岩观瀑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生动的笔触,将庐山西岩的壮美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云润衣裾夕露沾”形象地描绘了庐山西岩观瀑时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