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愚
灵山古云粹法师赞 三观互融显其机,十门不二荡其迹。 如月印水兮光入其微,如春在花兮香袭其裓。 是谓教庠之英,北峰之嫡。 描邈将来不如伊,从教大地无人识。 注释: 三观互融:指佛教中的三种观念相互融合。 十门不二:指佛教中的十个方面,即空、无我、缘起、性相、实性等。不二,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等。 如月印水:比喻佛法如月亮印入水中,既清晰又微妙。 如春在花:比喻佛法如同春天在花中绽放
【译文】 枕石上苔藓生长,崖藤的影子显得绿意盎然。 天书催着要出发,芋子尚未成熟。 【注释】 懒瓒和尚赞:懒瓒是唐代高僧,他曾经写过一首《山居诗》,其中有“竹床松枕石,苔壁藤为衣。天书促行色,芋子未成畦”的句子,这里的“芋子未成畦”就是这首诗的前两句。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懒瓒和尚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他享受着山中的宁静和自由,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他的生活环境简单而朴素,没有世俗的烦恼和纷扰
【注释】 运庵先师:指南宋的陈亮,字同甫,号运庵。他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与朱熹齐名。他一生奔走于社会下层,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曾为农民起义军领袖方七郎写过《上孝宗皇帝书》,主张“以义理之学干天下之大本”,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减轻人民负担,反对横征暴敛和贪官污吏。他的诗多反映农民战争和人民的苦难生活,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 松源:即黄岩(今属浙江),是南宋抗金英雄文天祥的故乡。 信卜卖屋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内容如下: 南明不庵悟和尚赞 飞来峰下,打失护身符子。 南明山中,骂詈三平祖师。 阐提薄福,俗眼难窥。 夫是之谓不庵老古锥。 注释解析: 1. 南明不庵悟和尚 - 这是对一位名为不庵悟的和尚的描述。 2. 飞来峰下,打失护身符子 - 这描述了不庵悟和尚在飞来峰下的修行生活,以及他失去了护身符子的事情。 3. 南明山中,骂詈三平祖师 -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诗人刘克庄。诗中描绘了大慧禅师的行为,以及他的教诲和行为对人们的影响。 诗句释义: 1. 前无释迦,后无达磨。 - 释迦:即佛陀,佛教创始人。 - 达磨:即达摩祖师,禅宗初祖。 2. 骂雨骂风,祇要做大。 - 骂雨:形容大声斥责。 - 做大:意指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树。 3. 黑漆竹篦胡打乱打,是佛是魔劈面便唾,因兹天降其咎。 - 黑漆竹篦:比喻禅师的棍棒。 - 是佛是魔
注释:松源和尚的诗赞 水庵室里争锋,一掌打得耳聋。 从兹唤钟作瓮,灭却杨岐正宗。 自谓水庵可入,却言不识中峰。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美水庵和尚的作品。水庵和尚在诗中以水庵为主题,通过对水庵和尚的形象塑造和对其诗歌的赞美,表达了对水庵和尚的敬仰和崇拜之情。 首句“水庵室里争锋”,以水庵为喻,形容其如水般清澈、深邃,与世俗纷争无关,寓意着水庵和尚超然物外、不为俗世所累的品格。 次句“一掌打得耳聋”
【译文】 五祖和尚的道法不可称颂,五祖和尚的德行不可述说。 五祖和尚的行为不可听闻,五祖和尚的业绩不可目睹。 道德、行业、闻见、称述,世人明白而清楚,像佛祖慧命将仆时一样。 五祖和尚把凡夫俗子转成贤圣之人,这叫做东山老人,我无法知道。 【注释】 1. 师之道兮不可得而称:师的道,即五祖和尚的道,不可称颂,意指其道理深邃,难以言传。 2. 师之德兮不可得而述:师的德,指五祖和尚的德行,不可述说
圆悟勤禅师赞 尸碧岩,谤乳窦,击高庵,据瓯阜,此皆人所议论不到。 说甚么减灶法无文印,尽情约下置而勿论。 或曰毁誉不在乎两端之间,䖃苴翁别有长处。 圆悟勤禅师的墓志铭 尸、碧、谤、乳、击、高、据、瓯、兹、所、论、道、议、者、言、之、何、谓、毁、誉、不、在、于、中、端、间、忘、去、别、有、长、处、者、乎。 释义: 这首诗是一首墓志铭,作者是圆悟勤禅师。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对他的评价和赞美
奋劈胸拳,捞摸虚空骨髓。 开活入眼,瞎却自己顶门。 从兹海涌峰危,是谓东山正续。 注释: 1. 奋劈胸拳:形容用力挥拳的样子。 2. 捞摸虚空骨髓:形容深入探索或研究事物的本质。 3. 开活入眼:形容看到事物的真相或本质。 4. 瞎却自己顶门:形容自欺欺人,自以为是。 5. 从兹海涌峰危:形容事态突然发生变化或形势严峻。 6. 东山正续:指东晋时期谢安在东山隐居期间与友人的聚会。 赏析:
【注释】 ①隆和尚:指虎丘隆庆寺的僧人隆宗(1562—1640),字元长,号无垢,明末清初高僧。 ②丰神:丰满的神态。 ③骨器:比喻人的骨骼。刚大:坚强而有力。 ④小喜多嗔:形容人性情暴躁。 ⑤贵买贱卖:比喻人好占便宜。 ⑥形影师资:指以佛的形象为榜样,朝夕修行。 ⑦圆悟:禅宗大师,隆宗的老师。 ⑧睡虎:指虎丘的虎丘塔,传说有一只老虎藏在塔里,后来化为石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隆宗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