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这是一首寓言诗,以猫和鼠的故事作比喻,借物喻人。前两句写“求猫子”者,意在说明他虽贫贱,但志节不移;后两句则用猫与鼠的关系来比喻主与仆的关系,说明他虽然受到赏识,但终不为权贵所动。 【答案】 译文:堂上的新生虎面狸,千金许我也不肯离开。我家贫寒所以没有偷老鼠,想见它翻身上树的时候。 注释:①求猫子:即求得猫的恩惠。②堂上
释义: 太阿剑横按着,血淋漓,铁心肝都皱眉。 进入龙泉寺后,却翻出死账,他未必肯放过你我。 注释: 1. 太阿:即“干将”,春秋时期铸剑名匠欧冶子和楚人卞和的后裔干将、莫邪夫妇所造之剑。相传此剑有雄雌两把,雄剑曾为楚王所藏,后被吴王夺去,吴王又将其赐给干将,并命其妻莫邪为之作丈夫之剑。 2. 横:倒置。 3. 血:指鲜血。 4. 不庵:不容忍,不肯原谅。 赏析:
《礼明教大师塔》,释智愚,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他自幼依近邑的普明寺僧为师,16岁出家,24岁于杭州灵隐寺受具足戒。此诗是其咏写的一首五言律诗。 诗歌原文: 道树将摧皇祐间,力扶危处几多难。 因思今日安然者,忍数空庭竹几竿。 诗句解读: 1. 道树将摧皇祐间 - “道树”指的是佛教中用以比喻修行者或佛性的象征性树木。这里的“道树”,暗指佛法的传承。 -
【注释】 晦岩,晦庵。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讲学的地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到南湖访晦庵先生后所作。 前两句写自己到访南湖,见讲主正在讲课,而听者众多,如散花人一般,但讲主并不因此而高兴。“讲堂迷却”一句,说明自己对讲主的崇敬,因为讲主在众弟子中最为杰出;“百万茫茫”句,则说明讲主讲学时,弟子云集,场面之壮观。 第三、四句写自己在讲主的引导下,终于悟到了“绝处逢生机路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主题,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诗句作答即可。 弥藏主归潮阳:潮州大藏主,俗姓何氏,名法珍,号海月道者,唐代高僧、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开山祖师惠能之弟子。 穆穆丛林见老成: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中,见到一位年迈的和尚。 江湖约我复同盟:江湖之间邀请我重新结为盟誓。 鳄乡未话腥风起
【注释】 断桥:即白堤。南宋时,杭州西湖上曾建有一座石拱桥,名断桥,后成为游人赏月、观潮的胜地。后来,人们将此诗题名为《断桥》。瞎驴:指盲目的驴。蹈两头空:比喻做事没有目的,徒劳无益。却成千里隔:比喻距离遥远,难以达到。纷纷多在半途中:意谓行路之人大都走一半路程就停下来休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西湖时的即兴之作。诗人以断桥为题,抒发自己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名利场中浮华生活的厌倦之情
【注释】 销印:《全唐诗》题作《归隐》,意在表明作者辞官退隐的志向。铁鞋无底饱风霜,岁晚归来卧石床。一双眼睛乌律律,半随云影挂寒堂。 【赏析】 此诗为作者辞官归隐之作,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写自己辞官回家,归隐山林的生活。“铁鞋无底饱风霜”,意思是说自己辞官后,像铁鞋没有鞋底一样,饱经风霜,历经艰难困苦而毫不退缩。“岁晚归来卧石床”,意思是说岁月已老,自己终于回到家里。
衡阳庞居士庵 居士当年错用心,浑家不睦到如今。 摝篱柄短无人买,空自萧萧风满林。 指衡阳的庞姓居士。当年,是指居士年轻时。错用心,是说当时没有用在正途上。浑家,妻子。如今,到现在。摝,拔取。篱柄,篱笆上的竹棍。摝篱柄短无人买,意思是说篱笆上的竹棍太短了,没人买。空自萧萧风满林,意思是说树丛中风吹得萧瑟作响。赏析:这是一首写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之作的诗。首句“居士当年错用心”点明主旨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比较判断正误即可。 【答案】 方广寺云中玉磬无时响,木末金灯永夜明。胜地正缘人罕到,古今门户未尝扃。注释:方广寺在天台山中,寺中有玉磬和金灯,但它们始终不曾响过。由于这里很少有人来,所以寺庙的门窗从未关闭过。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赞古刹天台方广寺的诗。首句写方广寺中的玉磬、金灯等物
注释: 我多次去拜访赵野云,却没有见到他。 我很久没有闲下来对着维摩诘了,想要与他谈论一下众生的烦恼与痛苦。 他的院子没有一扇铁门,所以野人很容易就能进入。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通过作者对赵野云的访问,表达了他对人生苦难和世态炎凉的感慨。全诗以“访赵野云不值”开头,点出了诗人的访问目的。接下来三句,诗人通过对赵野云的描述,揭示了他的高洁品格和对人间疾苦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