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壁
【注】投壶:中国古代一种射箭游戏,以箭投进壶中为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文人在闲暇时玩投壶游戏的情境。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投壶:弯弧力不任,棋局思虑费。 - 弯弧:指投掷弓箭的动作。 - 力不任:力量不够,无法胜任。 - 棋局:棋盘上的布局。 - 思虑费:思考和谋划耗费精力。 - 注释:文人在闲暇时刻,选择了一种简单而优雅的游戏来消磨时光,那就是投壶。他并不想过于复杂地思考和策划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总角趋庭得绪馀,诗书元自与生俱。 - “总角”指年少的时候,“趋庭”是跟随父亲学习的意思。“绪馀”可能指的是诗书的余韵或遗篇。这句表明诗人从年轻时起就跟随父亲学习,诗书中的内容与自己相伴成长。 - 译文:年少时我就跟随父亲学习,诗书中的智慧和教诲伴随我一生。 2. 词林教诵鹪鹩赋,画苑嗔传蛱蝶图。 - “词林”指文人聚集的地方,如朝廷或文坛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作者的情感。下面是逐句释义: 绕城流水碧潺潺,好是芳菲一月间。 这句诗描述了环绕着城市的流水清澈透明,发出潺潺的流水声。这里的“芳菲”指的是春天的花朵盛开,而“一月间”则暗示了春天已经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诗阵不收疑破竹,谈围未解递连环。 这句诗用比喻的手法,将诗的写作过程比作战斗的场景
注释:在景色变化间,随意指点,踏翻香雪嬉戏,溪水潺潺。谁能奏编三千牍?宝带争拖十二环。有何种穷愁?惟有甔石;没有多远意?但盆山。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闲。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雁湖游览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首联“景色随生指顾间,踏翻香雪弄潺潺”,描绘了雁湖四季分明的美景,春天踏花赏景,夏天听泉观鱼,秋天登高远眺,冬天赏雪吟诗。颔联“奏编谁上三千牍,宝带争拖十二环”
【注释】 1. 肩舆:肩舆,指乘坐轿子。 2. 触热:接触炎热。沾衣:汗湿衣服。 3. 晚渡:傍晚渡河。 4. 呼舟:喊船夫划船。去若飞:形容船行如飞。 5. 两腋:腋下。飕飕:风声。清镜里:比喻水清见底。列子御风归:列子乘风归家的故事。列子,列子车,即庄子,战国时哲学家。御风:乘风而行。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建德县的一个小湖边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自己乘坐肩舆经过小湖,感受炎热
建德县距离县城十里,有一座湖,湖的旁边是小山。小山上多可爱的景色,于是作诗以记之。 小山低映碧璘珣,十顷平湖蹙簟纹。 可惜地偏人到少,西风白乌自成群。 注释: 1. 建德县:位于今天的江西省上饶市。 2. 小山低映碧璘珣:小山在湖水边低垂,倒映在碧蓝清澈的水面上,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3. 十顷平湖蹙簟纹:湖水广阔平静,仿佛是一张展开的竹席,上面绣着精美的纹样。 4. 可惜地偏人到少
【解析】 题干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赏析诗歌内容一般从诗歌的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分析,注意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此诗写诗人在梦中梦外两重境界,前四句为梦境,后四句为现实。 “再和雁湖十首”,是说作者再次来到雁湖时所创作的十首诗。 “梦回檐溜响潺潺”意为:梦醒回到屋檐上滴水声声如潺潺流水。 “断送群芳一夕间”意为:一夜之间,百花凋零。 “静见蜂须拈笔架”意为:静静地观察蜜蜂的胡须般的触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再和雁湖十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流光匆匆泪潺潺,又报清明瞬息间。 这句诗的意思是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仿佛只是转眼之间,就到了清明时节。流光是指时间的流逝,匆匆表示速度快,泪潺潺则形象地描绘了泪水流淌的情景。又报清明瞬息间则表示清明节已经过去了。 暖日陂塘空荇带,薰风时节近瓜环。 这句诗的意思是温暖的阳光照耀着陂塘,水中荇带摇曳生姿,而此时正是薰风拂过的季节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题中要注意“作”的意思,是创作、创作诗歌的意思。 【答案】 (1)译文:三伏天过了两月了,九夏将尽秋意浓。月光洒在稀疏的梧桐树梢,露水滋润着花园里盛开的鲜花。老朋友有晁端伯,高谈阔论现在很盛行。美好的环境能让我休息,疾病也随之消除。山静下来我午休,井冽清甜共晨饮。坟土素洁同草长
注释: 作诗真是学文馀,馀力犹将鲍谢俱。 流俗是非何足算,古人出处要良图。 闲来籍草须寻侣,自起浇花不倩奴。 著却纶巾披鹤氅,中郎元住曲阿湖。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说自己写诗,是学习文辞之余的事。下片则从另一个角度,即“古人出处”这一角度来写自己的态度。词人认为在世俗之中,是非好坏,不值得计较,重要的是要明白古人的出处,要懂得如何做人处事。接着词人又说,闲暇无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