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价
【注释】 岩:山崖。 二首:两首诗。 其二:指第二首诗,此即《辞北堂颂》。 永离:永远远离。 祖意:祖师的意思。 直教:就使得。 玄微:玄妙微妙之理。 证果:悟得菩提,成佛。因:因果,这里指修行的因缘。 【赏析】 这是第二首。“岩下白云常作伴”句,说诗人经常与白云为伍。白云在岩石下飘浮,仿佛是诗人的朋友;诗人常常在山巅峰前欣赏那碧绿如障的山峰,仿佛是诗人的邻居。诗人与自然景物相亲相爱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诗歌,其主题为“舍俗离尘”。下面是对每句的详细解读: 1. 不求名利不求儒:这里表达了一个人对于世俗名利和儒家学者身份的摒弃。"名利"指的是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而"儒"则可能指代传统意义上的学者或知识分子。 2. 愿乐空门舍俗徒:这里的"空门"指的是佛教,是一种哲学思想。"舍俗徒"意味着舍弃了世俗的束缚,成为佛门弟子。 3. 烦恼尽时愁火灭:这里的"烦恼"指的是内心的困惑和痛苦
【注释】 九重:九重的宫门。深密:指宫廷的深邃和幽闭。挂弊:比喻被搁置不用。繇来:历来。只奉一人:只尊敬一个人。天地贵:尊贵无比。他:指其他诸道。分权:分权夺势。紫罗帐:紫色的帷帐。合:关闭。黄合帘:黄色的门帘。禁制全:完全禁止,无所不包。为汝方隅官属恋:为你所在的区域长官、官员眷恋。止啼钱:停止哭泣的钱,这里指官职俸禄。 【赏析】 皇帝在深宫之中,一切事务都由一个大臣负责管理
【注释】答:回复、作答。仰山颂:即《答仰山师》一诗,作者在这首诗中回答了仰山师所提出的问题。诗咏人间事:指诗人通过写诗来抒发对人间世事的感慨。空门:佛教用语,指僧人或出家人。何不删:何不去掉呢?探珠宜静浪:探求真理应该像寻找珍珠一样需要宁静和耐心,比喻追求真理需要静心和细心。动水取应难:水流湍急的地方难以得到回应,比喻行动迅速而容易出错。名利心须剪:名利之心必须修剪,指要去除名利之心。非朋不用攀
诗句释义: 1. 不求名利不求荣,只么随缘度此生。- 表示不追求名利和荣耀,顺其自然地度过一生。"么"是助词,"只么"意为"仅仅"。 2. 三寸气消谁是主?百年身后谩虚名。- 这里指的是生命的短暂,无论拥有怎样的名声和财富,最终都是虚无的。"三寸气"比喻生命或寿命,"谁是主"指谁主宰生死。 3. 衣裳破后重重补,粮食无时旋旋营。- 形容生活的艰辛,衣物破旧需要修补,食物缺乏需要经常准备。 4.
□□□□□,□□□□□。 徒观纸与墨,不是山中人。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解说不思议。 若将耳听声不现,眼处闻声始可知。
向来物物上求通,祇为从前不识宗。 如今见了浑无事,方知万法本来空。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与么会,方始契如如。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 汝今得之,宜善保护。 银碗盛雪,明月藏鹭。 类之不齐,混则知处。 意不在言,来机亦赴。 动成窠臼,差落顾伫。 背触俱非,如大火聚。 但形文彩,即属染污。 夜半正明,天晓不露。 为物作则,用拔诸苦。 虽非有为,不是无语。 如临宝镜,形形相睹。 汝不是渠,渠正是汝。 如世婴儿,五相完具。 不去不来,不起不住。 婆婆和和,有句无句。 终不得物,语未正故。 重离六爻,偏正回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