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经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都门长啸气凭陵:“都门”指的是长安城,“长啸”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凭陵”在这里形容气势如虹。整句诗的意思是在长安城门外,我大声呼喊,声音如同凌厉的波浪冲击着城墙。 - 瓜割中原霸业兴:“瓜分”指的是分割、占有,“中原”指的是中国,“霸业”指的是强大的事业或统治。整句诗的意思是说,就像瓜田里的农夫一样,把中国的领土分割成一块一块,让这些地方的主人开始建立他们的霸业。
【译文】: 怀素的青帘斗中,有两张字帖,一首是《将进酒》,另一首是《庐山谣》。 身缠万古愁绪,怎能像江河水浩浩荡荡、悠悠而去。 你却大笑着对我说,你还能再喝几杯? 在壁间又添上一颗明珠,三张诗帖让我的子孙去收取。 【注释】: 青帘:指墨迹未干的诗稿。 二帖歌:指《将进酒》和《庐山谣》两首诗。 万古愁:万古长存的忧愁。 侯:指友人。 大笑:大声地笑。 君更饮数瓯:您还喝酒吗? 壁间又添珠一斛
诗句原文: 花落深庭日正长,蜂何撩乱蝶何忙。 匡床不下凝尘满,消尽年光一炷香。 注释解释: 1. 花落深庭日正长:花朵落下,庭院深处,阳光正长,描绘出一幅深庭落花的景象。 2. 蜂何撩乱蝶何忙:蜜蜂在花间飞舞,蝴蝶在花间忙碌,描绘出一幅蜜蜂采蜜、蝴蝶飞舞的生动场景。 3. 匡床不下凝尘满:匡床(古代的一种床)未移,地上满是灰尘,描绘出一幅长时间未动,尘埃满地的景象。 4. 消尽年光一炷香
【注释】仪真:今江苏仪征县。杂题:泛指诗题。久食鱼:指长期生活在江南水乡。馆人:宾馆中的人。供雁意踟蹰:意思是供雁的心意踌躇满志,但不知如何表达。呼儿细看云间足:意思是叫小孩仔细看天上的云。中原:中原是古地名,这里泛指故土、家乡。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仪真(今江苏扬州)时写的,作于宋高宗绍兴年间(1130—1162年)。诗人因受主和派的排斥而被罢官闲居江上。这首诗就是作者闲居期间在仪真馆中所作
诗句:只见星帘挂月钩,银河依旧隔牵牛。遥怜玉雪佳儿女,泪满西风乞巧楼 译文: 只见星星装饰的窗帘挂在月亮钩上,银河依然相隔着牵牛星。我深深同情那些如玉般纯净、如雪般美丽的孩子们,他们在西风吹拂下的乞巧楼上流泪。 赏析: 这首诗以“仪真馆中杂题五首”为题,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略带哀愁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慨以及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只见星帘挂月钩”
【注释】 伴使:陪同使者。秦文举:即张说,唐玄宗时宰相,封燕国公。维扬:扬州的别称,在今江苏省扬州市。琼花雨:即琼花落。“琼”指美玉,这里借指梅花。 南浦:泛指水边的地方。荔枝:一种水果,皮黑肉白,味甜。烟:雾气弥漫的样子。 夜久:深夜。闻独鹤:听见一只鹤叫。独鹤鸣声哀切,古人以为它哀伤。 春归无语怨啼鹃:春天归来却无声地哀鸣杜鹃,杜鹃鸟叫声凄切哀怨,古人以为它悲叹。 天沈海底涵金锁
《仪真馆中杂题五首其二》赏析 鞍马匆匆,改馆来,芙蓉开罢海棠开。诗人郝经在《仪真馆中杂题五首其二》中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 诗句"鞍马匆匆改馆来"描绘出了一幅繁忙的场景,鞍马象征着行者匆匆的身影,馆来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变动。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传达出时间如同飞驰的马车,转瞬间便将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地方。 紧接着,“芙蓉开罢海棠开”两句则是对季节变迁的细致捕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第一句“薄薄轻云似雾尘”,诗人用“薄薄”来形容云层轻盈如烟,给人以朦胧、缥缈之感;“似雾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朦胧感,仿佛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里的“薄薄”和“似雾尘”都是形容天气现象的词汇,而诗人通过这些形容词的运用,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诗意相结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诗句解释: 1. 江馆无家久似家: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异地他乡生活的感受,仿佛已经习惯了这种没有家的感觉。 2. 西风院落老天涯: “西风”指的是秋风,象征着萧瑟和寒冷,“院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而“老天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3. 黄缠薯蓣犹多叶,绿拥芙蓉尚未花: 这句话描绘了两种植物的生长状态。黄色的红薯(一种农作物)叶子茂盛,而绿色的芙蓉花(荷花的别称)还未开花。
注释: 己巳三月二十六日:己巳年三月二十六日,即农历三月十六日。 梦游故国人仍独:梦中游走在故乡,只有我一个人。 春到空梁燕自双:春天到了,梁上的燕子已经成双了。 云淡星疏祇见斗,浪平风定不闻江:天空中的云很淡,星星也很稀疏,只能看见北斗七星,江面上的浪花已经平定,风也停止吹拂了,所以听不到江水的声音。 五更鼓角缠孤枕,千里关河入破窗:半夜时分,远处传来的鼓角声不断缠绕着孤独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