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溍
次韵答蒋春卿 不谓红尘拂面时,轩然谈笑一舒眉。 晴风石鼎浮花乳,夜雨春盘冷碧丝。 握手遽成三宿恋,论心那觉十年迟。 酒船渔网归无计,未必山前白鹭知。 注释: 1. 不谓红尘拂面时:没有想到红尘(世俗的尘埃)会拂过我的脸颊。 2. 轩然谈笑一舒眉:轩然大笑着,舒展了眉头。 3. 晴风石鼎浮花乳:晴朗的风中,石鼎里飘荡着像花一样细腻的乳白色泡沫。 4. 夜雨春盘冷碧丝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长安时所作。全诗以花信为线索,从寻芳、夜雨、春风、游蜂到马鞭等,写尽了诗人的愁思与哀怨。 “已觉寻芳去较迟”,这一句看似闲笔,实则有其妙处。诗人在长安作客,自然不能像在洛阳时那样“恣行无碍”,所以“寻花问柳”的时间就不得不往后推迟了。“迟”字不仅点出时间上的延误,而且透露出诗人心情上的不快。 “千林红紫总纷披”,这句写景十分精彩。诗人用“千林”“红紫”来形容花木繁盛的景象
【诗句释义】 1. 萧萧凉月满池塘,池边台子上,明亮的月光洒满了整个池塘。 2. 四面的栏杆门都敞开了,风儿吹进来。 3. 那支已经烧尽的蜡烛还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半边的柳树已经衰败,显得有些颓唐。 4. 我拿着微薄的俸禄没有什么用处,没有谢过那些缘分让我重新来到这里。 5. 尘土飞扬的马蹄声何时才会停止,我是否可以在良夜中放下酒杯。 【译文】 清冷的月光洒在池塘和台子上,池塘四周的栏杆全部打开
重游毗山 十载重来思惘然,胜游邂逅一开颜。 高林有色烟云净,曲径无香草树闲。 漫遣金樽催白日,绝怜红粉涴青山。 南朝旧迹今谁记,肠断风流不可攀。 注释: 1. 十载重来思惘然:意为十年后再次回到这个地方,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2. 胜游邂逅一开颜:在这里,“胜游”意味着美好的旅行,而“邂逅”则表示意外的相遇。当与美景相遇时,心中的喜悦如同被打开的容颜一样绽放。 3. 高林有色烟云净
【注】张如心:唐代诗人。 谬羡侏儒饱一囊(“谬”通“谬”,错误的意思) 旧游搔首独凄凉(“侏儒”即侏儒,这里指作者自己。“谬羡”即羡慕,这里指羡慕别人。“饱”是吃饱,“满”的意思。“一囊”是指口袋中装满了粮食。“旧游”指的是以前在京城时的生活。“搔首”指搔头弄姿,形容心情不舒畅的样子。) 连天断雁初沈日(“断”指断线飞鸿。“沈”指落日。“初”表示开始。“匝地寒花欲有霜”中的“匝”意为环绕四周
龙潭山 二月清江照眼明,避风舟楫满回汀。 断云挟雨时时黑,密叶藏花树树青。 习隐未成陶令赋,行歌聊共屈原醒。 碧潭光景无消息,坐看鱼儿点翠萍。 注释: 1. 龙潭山: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龙潭山的所见所感。 2. 二月清江照眼明:二月初春,江河清澈见底,阳光照耀下更显明亮。 3. 避风舟楫满回汀:诗人在龙潭山上避风,只见回荡的江水和满船的人。 4. 断云挟雨时时黑:云雾缭绕,雨水不断
过乌伤墓 丹青像设始何年,翁仲遗墟自古传。 时有北人来下马,不知秦树几啼鹃。 牧童解指看碑路,野衲分耕祭墓田。 回首长安西日外,茂陵松柏正苍烟。 注释: 1. 丹青像设:用绘画来描绘。丹青,即绘画,像设,描绘、设置的意思。 2. 翁仲遗墟:翁仲是古代的石刻雕塑,遗址在现在的地方。遗墟,遗留下来的废墟。 3. 北人:北方人,这里指从北方来的人。 4. 不知秦树几啼鹃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已觉栖迟懒曳裾,可能为我强踌躇。一帆秋色红尘外,千里江关白雁初。建业水清谁共饮?浔阳潮断定无书。黄金未尽朱颜在,莫种桃花学隐居。 已觉栖迟懒曳裾(感觉已经疲惫不堪,不想整理仪容)—— 指长衣(长袖衣服)。 可能为我强踌躇(或许是为了我而勉强停留)—— 《孔丛子·儒服》:“子高衣长裾,振襃袖,方屐繐翣,见平原君。”(子高穿着长袍、袖子很长,头戴黑色帽子,脚蹬黑色鞋子
夏日漫书 诗人黄溍笔下夏景绘卷 1. 诗作原文呈现 - 枕上初残柏子香,鸟声帘外已斜阳。 - 碧山过雨晴逾好,绿树无风晚自凉。 - 芳岁背人成荏苒,好诗和梦落苍茫。 - 求羊何不来三径,门掩残书满石床。 2. 译文解读 - 第一段:夜半的香气残留着柏木燃烧的味道,窗外的鸟儿已经唱响了夕阳的余歌。 - 第二段:连绵的青山在雨水过后显得格外清新美丽,绿树沐浴在微风中,夜晚也显得格外凉爽宜人。 -
次韵山南先生遣兴 春风剪裁入诗行,梦魂不扰尘世情 1. 稍觉春风入剪裁,更无魂梦到尘埃 - 注释:稍微感觉到春风的吹拂如同剪刀一般裁剪着万物。 - 赏析:此句以春风为喻,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春风轻轻吹过,仿佛是一把无形的剪刀,将大地上的万物修剪得恰到好处,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同时,“更无魂梦到尘埃”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没有魂灵的梦境,没有尘世的牵挂,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