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像设始何年,翁仲遗墟自古传。
时有北人来下马,不知秦树几啼鹃。
牧童解指看碑路,野衲分耕祭墓田。
回首长安西日外,茂陵松柏正苍烟。
过乌伤墓
丹青像设始何年,翁仲遗墟自古传。
时有北人来下马,不知秦树几啼鹃。
牧童解指看碑路,野衲分耕祭墓田。
回首长安西日外,茂陵松柏正苍烟。
注释:
- 丹青像设:用绘画来描绘。丹青,即绘画,像设,描绘、设置的意思。
- 翁仲遗墟:翁仲是古代的石刻雕塑,遗址在现在的地方。遗墟,遗留下来的废墟。
- 北人:北方人,这里指从北方来的人。
- 不知秦树几啼鹃:不知道有多少树木在啼叫杜鹃(一种鸟)。秦树,指秦地的树。啼鹃,指杜鹃鸟的啼叫声。
- 牧童解指看碑路:牧童解开手指指着碑文的路,说明碑文很清晰可见。
- 野衲分耕祭墓田:野衲是指和尚或道士等修行的人,他们分耕着祭祀墓地的土地。
- 回首长安西日外:回头望去,看到长安城西边的天空已经泛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古称长安。
- 茂陵松柏正苍烟: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松柏茂盛如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通过描绘乌伤墓的景貌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首句“丹青像设始何年”,描绘了乌伤墓的景貌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诗人通过对乌伤墓的描绘,引出了对历史的思考。
诗人以“翁仲遗墟自古传”开始,进一步展开对历史的思考。翁仲是古代的石刻雕塑,遗址在现在的地方。遗墟,遗留下来的废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人以“时有北人来下马,不知秦树几啼鹃”结束前二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叹。诗人通过描绘北方游客来到乌伤墓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人以“牧童解指看碑路,野衲分耕祭墓田”两句,进一步展开对历史的思考。牧童解开手指指着碑文的路,说明碑文很清晰可见。野衲是指和尚或道士等修行的人,他们分耕着祭祀墓地的土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人以“回首长安西日外,茂陵松柏正苍烟”两句,再次展开对历史的思考。诗人通过对长安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乌伤墓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