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秣吾马,晚饭山中行。
何以慰旅怀,赤城有嘉名。
滩长石齿齿,树细风泠泠。
时见岩壁间,粲若丹砂明。
温泉发其阳,撝诃勤百灵。
前峰指金阁,真境标殊庭。
白道人迹稀,青崖云气生。
信美无少留,缅焉起深情。
【诗句】
鸡鸣秣吾马,晚饭山中行。
何以慰旅怀,赤城有嘉名。
滩长石齿齿,树细风泠泠。
时见岩壁间,粲若丹砂明。
温泉发其阳,撝诃勤百灵。
前峰指金阁,真境标殊庭。
白道人迹稀,青崖云气生。
信美无少留,缅焉起深情。
【译文】
清晨鸡叫就开始喂养我的马匹,傍晚在山中休息。
如何慰藉我这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怀呢?赤城的名声是那么好。
滩长石头又圆又小,树木细嫩清凉宜人。
时不时看见山壁上,闪烁着如同丹砂一样明亮的光芒。
温泉从山的南边流出,水声潺潺,鸟儿欢快歌唱。
前方山峰指向金色的寺庙,真正的仙境在前方。
白色的道人很少留下足迹,青色的悬崖上云雾缭绕飘动。
这里真是美丽无比,但我也不愿意多停留,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上京道中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内心的感受。诗中以“赤城”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表达了对家乡赤城的深深思念和美好回忆。
首句“鸡鸣秣吾马”写诗人清晨起床,开始为马匹喂食的情景。这是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诗人与马匹间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旅途的开始。
第二句“晚饭山中行”则转换场景,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山中休息的场景。这一描写既符合古代旅行者的生活规律,也为接下来的景物描写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三句通过描绘“赤城”的自然风光,进一步展现了这里的美丽。诗中的“嘉名”、“石齿齿”、“风泠泠”等词语,都形象地描绘了赤城的景色和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四句则是诗人对“赤城”人文环境的赞美。诗中的“温泉”、“金阁”、“真境”、“殊庭”等词语,不仅描绘了赤城的山水之美,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同时,诗人还通过“白道人迹稀”和“青崖云气生”这样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了赤城的宁静与神秘。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律感,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