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允端
注释: 本无尘土气:原本没有世俗的尘埃气息。 自在水云乡: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云缭绕的天地之间。 楚楚净如拭:楚楚清秀,洁净如同刚刚擦拭过。 亭亭生妙香:亭亭玉立,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用生动的手法描绘了莲花的形象和气质。首句“本无尘土气”,表明莲花从诞生到生长,始终远离尘世的喧嚣和污染。第二句“自在水云乡”,赞美莲花生长在清澈、宁静的水云之间,不受外界干扰
吐绶鸟 庭院春阴护薄寒,山禽飞下玉阑干。 胸中锦绣无人识,闲向东风自吐看。 注释: 吐绶鸟:一种传说中的鸟类,据说它的嘴里能吐出彩色的丝线。 庭院春阴护薄寒:庭院里的春天的阳光虽然微弱,但仍能带来一些温度。 山禽飞下玉阑干:山上的鸟儿从高处飞下来,落在了栏杆上。 胸中锦绣无人识:自己的心中充满了才华和智慧,却无法被人理解和赏识。 闲向东风自吐看:悠闲地欣赏着春风拂过的景象。 赏析:
注释:徐熙是著名的画家,我写生喜欢画他。拿着卷轴摩挲着,眼睛都快迷糊了。 记得春天雨后,有一枝杏花斜插在粉墙西边。 赏析: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杏花盛开的画面。诗人通过“写生”和“摩挲”等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徐熙画作的喜爱和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题画》。下面是逐句释义: 谁貌江南景,风烟万里宽。 谁:何人;貌:描绘,形容。江南美景在何人的笔下得以描绘,那景色仿佛被描绘得无边无际。 风烟:指自然风光或景色,这里泛指江南的美丽风景。 万 里 宽:形容江南的风景辽阔无垠,如同万里之遥。 金银开佛寺,紫翠出林峦。 金银:这里可能是指佛教寺庙的金色建筑和佛像,象征着富贵与庄严。 开:开放、出现。 佛寺:即佛教寺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红指甲。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凤花染就玉纤纤,别是风流几种看。 凤花:指女子的指甲上涂抹的红色指甲油。 玉纤纤:形容女子手指纤细美丽。 别是:特别的,与众不同。 风流:这里的风流是指女性的美,优雅而动人。 几种看:有很多种不同的样子可以欣赏。 2. 鸾镜匀脂丹髓湿,鹊炉添火彩云寒。 鸾镜:传说中的一种镜子,传说中鸾鸟所生,能照见人的影子。 匀脂丹髓湿
诗句释义与译文对照 1. 中庭对月有感:在庭院中,对着月亮有所感触。 2. 中庭夜气凉于水:庭院里的空气清凉如水。 3. 坐看青天转玉盘:坐着观赏天空像转动的玉盘。 4. 万里清光明海宇:辽阔的大地上充满了光明。 5. 十年杀气暗长安:过去十年间,长安城充满了杀气。 6. 闺人只忆丹心苦:闺中的人们只能回忆那些忠诚者的辛苦。 7. 战鬼偏怜白骨寒:战场上的鬼魂偏爱那些白骨感到寒冷。 8.
吴王废苑馀千载,尚有寒泉一掬清。 注释与译文: - 注释: 1. “吴王废苑”指的是古代吴王的荒废宫殿遗址,历经千年仍留有遗迹。 2. “寒泉一掬清”形容这泉水寒冷清澈,仿佛能洗涤人的心灵。 - 译文: 1. 吴王废弃的宫殿遗址,历经千年依然存在,那里还流淌着冷清的泉水,清澈见底。 2. 这水冷清而清澈,像是能洗去心灵的尘埃。 赏析: 《琵琶泉》这首诗通过描绘吴王废苑和那冷清泉水的景象
注释:在秦季,战争的干戈开始兴起,中原地区几经更迭。谁知道那些避开世事的人,却拥有自己的山川。 译文:在秦季,战争的干戈开始兴起,中原地区几经更迭。谁知道那些避开世事的人,却拥有自己的山川。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理解。"秦季"指的是秦代末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干戈起"是指战争开始,"避世者"是指那些选择隐居生活的人
【注释】 我:指诗人自己。斯人:这里指同道中人。徒:同辈。 撄:触及,牵连。世网:即世俗之网。 抚:抚摸。卷发:指读书。深思:深思熟虑。 长往:长久地在一起生活和工作。 赏析: 这是一首自勉诗。作者以“毛女”自比,表示要像古代的圣贤那样,不与世俗争名利,只做自己的事,专心致志地去学习、思考。他决心“抚卷发深思”,在书中寻得知识。最后,他要像古代贤人一样,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过长久而有意义的生活
注释:竹林里,春雨过后,新笋冲破泥土冒出墙头。它等待长成高大的竹子,展现自己的高洁品质,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诗作。诗人以竹笋为题材,通过对竹笋生长过程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竹笋赋予了人的情感和品质,使其更加生动有趣。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