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生政自爱徐熙,把卷摩挲眼欲迷。
曾记沉沉春雨后,一枝斜透粉墙西。
注释:徐熙是著名的画家,我写生喜欢画他。拿着卷轴摩挲着,眼睛都快迷糊了。
记得春天雨后,有一枝杏花斜插在粉墙西边。
赏析: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杏花盛开的画面。诗人通过“写生”和“摩挲”等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徐熙画作的喜爱和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
写生政自爱徐熙,把卷摩挲眼欲迷。
曾记沉沉春雨后,一枝斜透粉墙西。
注释:徐熙是著名的画家,我写生喜欢画他。拿着卷轴摩挲着,眼睛都快迷糊了。
记得春天雨后,有一枝杏花斜插在粉墙西边。
赏析: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杏花盛开的画面。诗人通过“写生”和“摩挲”等细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徐熙画作的喜爱和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
春词集句 春风轻抚,万物复苏,春色沉沉锁建章。日初长,人困闷,雕檐下独立笑忙燕。 注释: - 春词:春天的诗词。 - 集句:将诗句中的某些字或词提取出来进行重新创作。 - 沉沉:形容天空阴沉的样子。 - 锁:被封锁或者控制。 - 日初长:太阳刚刚升起。 - 困人天气:形容天气阴沉让人感到沉闷。 - 雕檐:精美的建筑檐角装饰。 - 独立:独自一人地站立。 - 笑杀:形容非常开心以至于笑出声来。
月转觚棱夜未央,倚床自炷水沉香。 芙蓉小帐云屏暗,二十五声秋点长。 此诗《秋词集句》为元代诗人郑允端的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如下: 1. 诗句解析: - 月转觚棱夜未央:描述了夜晚月亮高悬,光线透过窗棂投射,如同画中一般美丽。月转觚棱,指月光如流银般旋转,映照出室内的瑰丽景象。 2. 译文与注释: - 月转觚棱(月转:月光转动;觚棱:古铜器上凸起的边缘部分),夜未央(未央:未尽或未完)
注释: 何处寻芳策蹇驴,典衣买酒出城西。 玄都观里桃千树,黄四娘家花满溪。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杜少陵春游曲》,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情。全诗共四句,每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情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春日里。 “何处寻芳策蹇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春天的某个地方寻找着美好的事物,然后骑着驴子出发。这里的“蹇驴”指的是老驴
【注释】 楮帐:用薄竹为架的床。 阿母:对母亲亲昵的称呼。蓬莱:神话中的仙境。 香气:指梅花的芳香。 今宵:今晚。梦中:梦中相见。 【译文】 昔日跟随母亲到过仙山仙境,那里花香四溢,扑鼻而来。 今夜在梦中还能见到你,与你并肩坐在梅花盛开的床上。 【赏析】 这是一首记梦诗。诗人在梦中与情人重逢,两人相对而卧共叙相思之情,醒来后仍念念不忘。首句写梦中情景,二、三句写梦中之景及所闻所见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皎皎奁中镜,相随越岁年。 - 注释:“清澈明亮的镜子。” - 赏析:诗人通过“越岁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以及镜面的清亮。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镜子与时间的关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镜子的恒久不变。 2. 清光何所如,明月悬中天。 - 注释:“清光(指镜面反射的光)在哪里呢?明亮的月亮高悬在天空中央。” - 赏析:诗人用明月作为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镜子的清晰和明亮
逐句释义与赏析 1. 效古 人生天地内, - 注释:在宇宙的广阔天地之中,人的生命如同短暂且脆弱的自然现象。 - 赏析:开篇即点明主题,以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比喻人的短暂和渺小,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2. 翕歘如转蓬 - 注释:形容人生经历的快速变化和不定。 - 赏析:通过“转蓬”这一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易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变化的无奈和感慨。 3. 有材不早用 - 注释
《望夫石》 良人有行役,远在天一方。 自期三年归,一去凡几霜。 登山凌绝巘,引领望归航。 归航望不及,踯躅空傍徨。 化作山头石,兀立倚穹苍。 至今心不转,日夜遥相望。 石坚有时烂,海枯成田桑。 石烂与海枯,行人归故乡。 注释: 1. 良人有行役:丈夫外出服役。良人,对丈夫的称呼,这里表示丈夫。 2. 远在天一方:丈夫被派往很远的地方(指战场或他乡),远离家乡。 3. 自期三年归
【解析】 此为五言古诗。全诗以琴声的清越,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夜深众籁寂”,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只有月亮还高挂在天幕上,发出淡淡的清光。这是写夜的幽寂与清冷。“天空缺月明”,在一片漆黑之中,只有一弯明月高悬,皎洁、明亮。这是写月的清冷与孤寂。“幽人据槁梧,逸响发清声。”深夜里,一个人坐在枯枝败叶堆积成的梧树下,悠然自得地弹奏着琴曲,悠扬的琴声飘荡开来,回旋在寂静的夜空中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五言绝句,表达了他对西汉朝王莽时期的一段历史事件的看法和感慨。 - “予闻太仓公,逮系长安狱”:“我听说太仓公(指西汉时期的太医张仲景)被关押在长安监狱中。” - “生女不生男,缓急无以嘱”:“如果生的是女孩,那么在危急之时就无法照顾她了。” - “少女痛所言,上书讼父辱”:“少女悲痛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并上书控告父亲受到了侮辱。” - “死者不复生
【注释】秋夜:秋天的夜晚。三五: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七言:七言律诗,一种格律严谨的诗体。阴:阴暗。梧叶:梧桐树叶。草虫:蟋蟀。高楼:指诗人所居之处。短笛:指悠扬动听的笛声。清砧:指清脆悦耳的捣衣声。杵:捣米或捣衣的工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七言绝句,写景中透出一股悲凉的气氛。首句写秋风吹来,月色渐明,树头梧叶飘落,阶下蟋蟀鸣叫。次句写风乍起,明月升上天空,月光映照在树梢
吐绶鸟 庭院春阴护薄寒,山禽飞下玉阑干。 胸中锦绣无人识,闲向东风自吐看。 注释: 吐绶鸟:一种传说中的鸟类,据说它的嘴里能吐出彩色的丝线。 庭院春阴护薄寒:庭院里的春天的阳光虽然微弱,但仍能带来一些温度。 山禽飞下玉阑干:山上的鸟儿从高处飞下来,落在了栏杆上。 胸中锦绣无人识:自己的心中充满了才华和智慧,却无法被人理解和赏识。 闲向东风自吐看:悠闲地欣赏着春风拂过的景象。 赏析:
【注释】 水槛:水边的栏杆。 小结庐:简陋的茅屋。 轩窗潇洒胜幽居:轩窗明亮洁净,比幽静的住处更显舒适。 凭阑:倚着栏杆。 忽听:不期而然地听到。 鸣榔:敲击船桨的声音。 小船来卖鱼:渔船靠岸,有人卖鱼。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水边小住时的所见所闻的诗作。首句写自己住在水边人家的简易茅屋中,次句写自己的轩窗明亮洁净,比幽静的住处更显舒适。第三句写诗人倚栏远望忽然听到渔人敲打船桨的声音
【注释】 1. 高氏姊——诗人的姐姐 2. 惠素罗——一种白色丝织品。 3. 阿兄相赠见深情——阿兄(即诗人的哥哥)送我一件白色的丝巾,可见他对我的情意。 4. 明朝急为裁春服——第二天我要赶快去裁剪春天的衣服。 5. 相约麻姑礼上清——和我的哥哥相约一起到麻姑山拜谒仙女。麻姑山在湖北省麻城,山上有一座麻姑祠,相传是仙女麻姑修炼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收到兄长赠送的雪色香罗
念旧 忆昔娉婷十五余,匀红傅白斗西施。如今老大慵妆洗,正是梨花过雨时。 注释: 念旧(忆昔娉婷十五余):回忆起过去年轻貌美的自己。 忆昔:回忆过去。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举止端庄。十五余:指十五岁左右。匀红傅白:涂抹胭脂。斗西施:与历史上著名的美女西施相比。 如今:现在。老大:年纪大了。慵妆:懒得打扮。洗:洗脸。正是梨花过雨时:正值梨花盛开的季节,又赶上下雨。梨花:白色的梨花花絮。 赏析:
梧桐叶上秋先到,索索萧萧向树鸣。 译文:梧桐树叶在秋天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飘落,发出瑟瑟的响声向四周飘散。 注释:梧桐叶(梧桐树叶):梧桐树的叶子;秋先到:秋字用“先”表示提前到来的意思,指树叶在秋天来临之前就开始脱落。索索(suo):象声词,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 为报西风莫吹却,夜深留取听秋声。 译文:我请求你不要将秋风带走,等到夜晚的时候再让我聆听秋天的声音。 注释:为报:请求、请托的意思
【注释】: 1. 四体美人四首正面:指《四体美人图》的正面,即正中部分。四体美人:唐代宫廷绘画的一种,画中人物皆作不同姿态。四体是人的四肢,美人是画中的美女。 2. 似共春风别有缘:好像和春风有特别的缘分。 3. 美人初见下秋千:美人初次见到秋千。 4. 花阴满地日卓午:阳光明媚的时候,满地都是花朵。 5. 芍药金盘五色鲜:芍药花开如金色盘子般绚丽多彩。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