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顺之
这首诗是一首颂诗,它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安康的祝福。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当年嵩岳降生申,底事先春五日期。(当年嵩岳降生时,春天已到五个月) 这句话描述了嵩山(即中岳嵩山,中国五岳之一)在春天降生的景象,暗示了国家的繁荣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要是穷冬正冰雪,斡回和气遍华夷。(如果现在是严冬,正处在冰雪之中) “斡回”在这里指的是调和、调节之意,“和气”代表平和的气氛
注释: 1. 下吏南州把郡符:我作为下级官员被派到南方某郡去,并接过了那里的官印。 2. 除恩犹未放江湖:虽然得到了恩典,但还未能自由自在地在江湖中游历。 3. 诞辰再拜无他祝:在寿星的诞辰这一天,我恭敬地向他拜了两拜,没有任何其他的要求或祝愿。 4. 愿献蓬莱清浅图:我希望能为寿星献上一幅蓬莱山的清浅图(一种描绘蓬莱山美景的水墨画)。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向寿星表达敬意和祝福的一首诗
【注释】 1. 寿太师:祝颂年高德劭的大臣。 2. 玉英:指梅花,因梅实如珠而得名。 3. 正味合和羹:即“正味调和羹”,比喻君臣和睦,政治清明。 4. 枝头春色无穷在:春天到来,万物复苏,枝头盛开了满树的梅花,生机勃勃。 5. 乞与年年荐寿觥(gōng):希望每年都能向太师敬酒,以表达对他的敬意和祝福。 【赏析】 这是一首祝寿词。上片写梅花的傲骨和清高,下片写对年高德劭的太师的敬意和祝愿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太师的颂诗。它以泰山为喻,赞美了太师的崇高德行和卓越功绩,表达了对其清闲生活的喜爱。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德望岩岩鲁太山:这一句用“德望岩岩”形容太师的品德高尚,如同坚固的岩石一样不可动摇。而“鲁太山”指的是泰山,这是中国五岳之一,以其雄伟壮观著称。这里的“德望”指的是品德和威望,而“岩岩”则强调了这种品德的坚定不移。 2. 功成天地亦清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注释】 西风原上拨黄云:秋风中吹拂着黄土,把黄云吹到原野上空。 归作人间瓮里春:回到人间,就像瓮里的春天一样。 拍手一樽歌既醉:拍着手掌,端起酒杯,唱着酒歌已经喝得醉了。 闾阎俱是太平民:家家户户都是太平百姓。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长安的所见所闻,描绘了长安城内外一片太平景象。首句“西风原上拨黄云”,点明时间、地点与气候。西风,天气寒冷。黄云,指秋高气爽的天空中的浮云。此句写景,有声有色
注释:一个老农含笑指着家丁,他看到偃伯灵台的生灵。他现在身手很大,但耳朵却听不见鼓鼙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老农在看到偃伯灵台的生灵时,感叹自己的衰老和无力,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用“老农含笑指家丁”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老农的形象特点,而“偃伯灵台始见生”则表达了老农对生命的感慨。最后一句“耳根不识鼓鼙声”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无法听到鼓鼙声的无奈和遗憾。整首诗通过对老农的描绘
注释:每年的周孔之道又有多少呢,谁能为黑黄两道的官员们保驾护航呢? 反而嘲笑那些纷纷扰扰的韩愈,和孟尝等人,只是空谈无法阻挡异端思想。 赏析:这首诗是杜甫对当时政治状况的一种讽刺。诗中“周孔”指的是儒家思想,“缁黄”指的是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黑黄”则是指当时的各种党派。诗人以“谁为缁黄保不磨”质问当时的政治家们,他们是否真正保护了宗教自由?而“却笑纷纷韩孟辈
【注释】 寿:祝寿 太师:古代官名,是三公之一。 尧舜:指唐尧和虞舜。 垂衣:即垂衣裳,指皇帝不亲自处理政事,把国家大事委托给贤能的人去办。 皋夔(gāo kuí):皋陶和夔龙,相传上古时两位贤人。 论道:研究治国之道。 际风云:即“乘风云”,指掌握天下大权。 生德:天赋的德行。 间世:与当世隔绝。 真儒:真正的儒者。 辅圣君:辅佐有道的君王。 【赏析】 此诗是诗人祝寿之作。首句写唐尧
注释:自古南北通和,没有这样的事,如今万里混同车书。 传闻每遣皇华使,外国人争问起居。 赏析: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和分裂,导致了南北通和的局面。在诗中,作者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和感慨。同时,也通过描绘皇华使的派遣和外国人的问起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交流和文化交融
当年嵩岳降生申,底事先春五日期。 要是穷冬正冰雪,斡回和气遍华夷。 群生无路答升平,只有年年善颂声。 长愿遥天无点翳,台星两两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