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佶
诗句解读及赏析 尚书宗兄使过诗以奉献 注释: 尚书,指的是官职名称。尚书宗兄,即尚书的兄弟。使过,指使者经过。这首诗是尚书宗兄派人送来的,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敬意。 洛下交亲满,归闲意有馀。 注释: 洛下,指洛阳,一个繁华的城市,也常用来代指洛阳地区或洛阳人。这里指诗人在洛下的交游非常广泛。交亲满,意味着与许多朋友都有深厚交情。归闲,表示诗人已经退休,生活相对悠闲。意有馀
诗句解释 -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表达了晁巨卿(或称晁卿)的出身背景和地理位置。"上才"指的是才能出众,"生"表示来自,“下国”可能指日本,而“东海”则是日本所在的海域,即日本的东面。 - 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描述了晁巨卿作为一位外国使者的身份,以及他在中国的地位。这里的“九译”可能意味着翻译次数很多或者语言复杂,“蕃君”则是指日本的君主,而“千年圣主”则形容中国皇帝的地位非常高。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作答。 本诗是作者因病而写,借病抒怀,以“风痹之疾”自伤老病,表现了其忧思无已之情。 首联点明自己将老身废,无所作为,只能报答君恩。 颔联写自己卧病在床,无法自理。 颈联写自己虽然久居官场,但常想远离尘世,归向佛门。 尾联写自己年老体衰,无力行走,只好拄杖而行。 “唯借南荣地
元日观百僚朝会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 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 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 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 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 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译文: 元旦观百官朝会 万国庆祝尧舜盛世,清晨齐聚百僚。 花冠簇拥萧丞相府邸,锦绣衣饰彰显霍骠姚风采。 长寿的气色凝聚在红栏之上,欢快的声音响彻九天。 御炉焚烧着野兽之炭,仙乐悠扬如云韶般美妙。 阳光照耀下的金杯颤动
【注释】 观壁卢九:观看壁画中卢九的形象。图:指壁画。 一世荣枯无异同,百年哀乐又归空:一生的荣辱兴衰与别人没有什么不同,百年来的喜怒哀乐又都归于虚无。世荣世忧,人皆有之,但终为虚无。一:一生。 夜阑:深夜。鸟鹊:这里指诗人自己。相争处:指自己与自己内心的斗争。 林下真僧在定中:在树林下真正修行的僧人正在打坐中,即禅定。 【赏析】 此词是作者观壁上卢九的画像有感而作
【注释】 ①卧疾:病卧。刘长卿(690—756)字文忠,唐代诗人,郡望河间,世称“刘河间”。唐玄宗天宝(742—756)年间进士。肃宗至德元载(756)中,授监察御史,后因事贬南巴尉。 ②贫兼病:贫穷且有疾病。 ③亲爱疏:亲朋故旧疏远。 ④岁时供放逐:指时局动荡,自己被朝廷流放。 ⑤身世:一生经历。 ⑥胫弱:腿脚瘦弱。 ⑦秋添絮:秋天里增添的棉絮,比喻身体虚弱。 ⑧头风晓废梳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要首先理解诗意,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来作答。“玉树歌终王气收”意思是:王家的子弟们唱着《玉树后庭花》的曲子,结束了繁华的帝王生活,国家也失去了昔日的繁荣昌盛;“雁行高送石城秋”,意为:大雁排成一字形向远方飞去,送走了秋天,暗示了国家的衰落。“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意为:山河大地对国家的兴衰毫不关心
【注释】 ①五老:传说中五位神山。 ②杳(yǎo):深邃。 ③昆仑:指昆仑山,古神话中西王母所居之地。 ④枣枝盘:指《易经》中的八卦象,其中乾卦的卦形似枣树。 ⑤露冕:古代官员戴的帽,用珠玉装饰。 ⑥星冠:即冕,古代帝王及卿大夫所戴礼帽。 ⑦渐恨流年筋力少:渐恨:渐渐感到。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大历五年(770)冬夜宿庐山时写给刘尊师的诗作。全诗以“白鹤观”为题
【注释】1.朝拜元陵:指到元帝的陵墓参拜祭祀。2.宫前石马对中峰:指在元陵的宫门前,有两匹马相对而立。3.云里金铺闭几重:指在云里,好像有金色的店铺关闭了好几层。4.不见露盘迎晓日:指太阳还没有出来,露盘(指晨星)也没有升起。5.唯闻木斧扣寒松:指只有听到木斧敲打着寒冷的松树发出声响。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元朝皇陵景色的诗。首句“宫前石马对中峰”写元陵前石马对峙,中峰耸立
岁日作 更劳今日春风至,枯树无枝可寄花。 览镜唯看飘乱发,临风谁为驻浮槎。 注释: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春风又至,却只能让枯萎的树木无法再盛开花朵。站在镜前,只能看到那已经散乱的头发。面对风,没有人能像古人那样停泊在浮槎(即木筏)上,乘风破浪。赏析:这是一首抒发感慨的诗。第一句“更劳今日春风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时,自己的衰老和无力感。第二句“枯树无枝可寄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