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称
【注释】 重登岳阳楼望君山:指诗人再次登上洞庭湖的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中的君山。欲吊湘君何处是,不堪重倚岳阳楼:想要到湘君祠去祭奠湘君,但是不知道湘君祠在哪里?因此不能再次登上岳阳楼。 【赏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流寓湖南时所写,表达了他晚年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深深忧虑。 首联“南湖烟水接天流,天际青螺掌上浮”,描绘了洞庭湖浩渺无涯、苍茫辽阔的景象
这首诗是送给一位僧人的,表达了诗人对僧人归山的祝福和对道门的敬仰。 一锡东归雪正深:这里的“锡”是僧人带的行囊,“一锡”是指僧人只有一只行囊。"东归"是指僧人向东返回家乡。"雪正深"是指冬天的雪下得很深,形容了冬日寒冷的景象。 孤峰片月助禅心:这里的“孤峰”是指山上的一座山峰,“片月”是月亮的一部分,可能是半圆或半月的形状。"助禅心"是指月光照亮了山顶,为僧人的心灵提供了宁静和安宁。
注释: 我家仙令来何处,又见双凫日下归。——仙令,是诗人对堂兄的尊称;“又见”二字说明堂兄再次来访;“双凫”,即两只鹅鸟并排飞翔;“日下”,太阳落山时的景象;“归”,归来;“玉树”,指堂兄的仪容。 明发谢庭看玉树,可怜片月忆光辉。——明发,天刚亮;“谢庭”是对堂兄的称呼;“玉树”,这里比喻堂兄的仪表;“可怜”,可惜;“片月”,指月亮,这里指月亮的光华。 赏析:
【注释】王奉祠宅饯:王奉,即王涯,当时任中书舍人;祠,指王奉的家乡。宅饯,指在王奉的家中为他送行。伯氏:即刘禹锡,当时任蜀县令。蜀县,今四川省广汉县。锦城:成都别称。三江口:在四川成都市南。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把离别之情表达得缠绵悱恻而又含蓄蕴藉。首句写饯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原因。次句写远别之苦。第三句写对友人的祝愿。最后一句写临别时的情景,也是全诗的关键所在
天际蛾眉淡欲消,楼台染出衬层霄。 玉箫吹彻鸾飞去,人在西湖第几桥。 注释 天际:天空。 蛾眉:形容眉毛弯曲如新月,此处指天空的轮廓。 淡欲消:颜色淡化至近乎消失。 楼台:建筑。 染出:通过光线或色彩的影响。 衬层霄:衬托出天空的高远和清澈。 玉箫:乐器,声音清脆悠扬。 吹彻:持续吹奏直到完成。 鸾:神话中的鸟,常与凤凰相联。 飞去:比喻离开。 人在西湖第几桥
【注释】 半窣芳帘:半掩着。 醉梦惊:酒醉后梦中惊醒。 数声拂曙:几声鸟鸣在拂晓时分响起。 绕花城:环绕着美丽的城市。 凭谁借得东风力:请谁能借到春风的力量。 吹入箫韶杂凤笙:让箫声与凤笙的声音混杂在一起。 【赏析】 《题画莺》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全诗四句。第一句“半窣芳帘醉梦惊”,描绘出一幅春景图。第二句“数声拂曙绕花城”描写了日出时的情景。第三句“凭谁借得东风力”写出了想要借助风的力量
【注释】 原草:指春天的野草。飘残作雪丝:指春草随风飘散如积雪般细密。日斜,夕阳西下。马上斗归(斗:斗车,古代一种运输工具)时:指太阳落山时。五陵别后伤心事,零落凉州笛里吹:指五陵(在长安附近)离别后,伤心之事;零落,凋落;凉州笛,指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中“羌笛何须怨杨柳”句,此指代边塞的哀怨。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描绘了一幅鹌鹑图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离乡思亲之情。
【注释】1. 镡津:古水名,在今河南。2. 宝剑:指剑,也泛指锋利的兵器。3. 湛卢峰:山峰名,在今河北易县东南,相传是铸剑师欧冶子的铸剑处。4. 白日青天:比喻光明正大的前途,这里比喻为国建功立业的美好前景。5. 盘根:比喻人有坚贞的志向和抱负。6. 跃龙:比喻有作为的人,能大展鸿图,飞黄腾达。 【赏析】这首诗是赠给李进士的,诗人用“盘根”来喻指自己,表明了要像蟠根一样扎根于深厚的土壤中
《题美人扑蝶图》是明代王称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为惜韶华去,春深出绣帏。 扑将花底蝶,祇为妒双飞。 译文: 因为珍惜青春年华而离开(闺房),到了春天,才走出绣帷。 扑打蝴蝶,是因为嫉妒它们成双成对地飞舞。 注释: 1. 为惜韶华去:珍惜年轻的美好时光,离开闺房。 2. 春深出绣帏:到了春天,才走出了闺房。 3. 扑将花底蝶:追逐蝴蝶,扑打着它们。 4. 祇为妒双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题梨花折枝》。诗中描绘了一幅梨花盛开、洁白如雪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诗句解析及注释: 1. 庭院深沉帘幕垂:这句话描述了庭院的幽深和窗帘的低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2. 雪香云影露参差:这句诗描绘了梨花洁白如雪,与天空中飘散的云朵和露水相互映衬的景象。雪花和云朵在光线下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芒,而露珠则显得圆润而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