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称
诗句与译文 - 小年学剑术,颖脱神锋生。身娴韬略书,吐论吞从横。 - 从小学习剑术,技艺超群,能够挥剑出神入化。 - 精通兵法谋略,言谈间能够纵横捭阖,游刃有余。 - 傍搜百家言,复得夷鞅情。自顾万人豪,不惭一代英。 - 广泛收集各家之言,又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智慧(夷鞅,即商鞅)。 - 自我评价为万人之上的豪杰,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可惭愧的,因为自己是一代英才。 - 担簦赴神州,十上空无成
素斋 大朴斲已久,斯人抱冲襟。 寥寥一室间,坐契千古心。 片月泻寒练,疏云澹流阴。 俗尘飞我缁,名迹宁见侵。 静念真素流,端居积幽沉。 何当启玄秘,一奏瑶华音。 注释: - 素斋:素食斋饭。 - 大朴斲已久:指大自然的朴素和原始状态被长时间破坏。 - 斯人抱冲襟:这里的“斯人”可能是指诗人或者某个特定的人物,他们保持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 - 寥寥一室间:形容房间狭小、空旷,给人一种清静的感觉。
存耕堂 原田积荼堇,莆田莠骄骄。 何如方寸间,濯濯敷灵苗。 内顾无町畦,孰能辨肥硗。 蟊贼莫我害,旱暵莫我焦。 但愿保良稼,毋令崇艾萧。 注释: 1. 原田积荼堇:荼堇(tú jǐn)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是指田间的杂草。 2. 莆田莠骄骄:莆田(pú xī)是一个地方名,莠(yǒu)是一种杂草,骄骄可能是指杂草的生长状态。 3. 何如方寸间:如何能够在方寸之间(即心中)得到满足。 4.
游清源山道院 仙人有奇观,鸡犬白云里。 春至桃花开,千枝映流水。 星坛药草青,夜空丹光紫。 天上期鹤笙,人间识岛履。 伊余倦俗流,千载困泥滓。 久矣期大还,乘风一来此。 金书启真秘,石洞洗玄髓。 河车信可营,心期羡门子。 注释: 1. 仙人:指隐居在山林中的道士或隐士。 2. 鸡犬:比喻隐者与世隔绝,不与外界联系。 3. 白云里:形容隐者居处高远,远离尘世。 4. 桃开:指春天的到来
黄州夜泊 岸边芳树水雾缭绕,山色月光与客船相伴。 半夜洞箫声起何处,不知谁是玉堂仙。 注释: - 岸笼芳树:岸上被繁茂的花草树木环绕。 - 水笼烟:水面上的雾气像烟雾一样笼罩着。 - 山月江风共客船:山景和月光陪伴着客人的船只。 - 半夜:深夜时分。 - 洞箫声起处:洞箫的声音从某个地方传来。 - 不知谁是玉堂仙:不知道是谁是天上的神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州夜晚泊船时的所见所闻
注释: 1. 酥乳:形容月亮像酥酪一样白嫩光滑。 2. 一双明月贴胸前:形容月亮像一对明亮的眼睛贴在胸前。 3. 紫禁葡萄碧玉圆:紫禁指的是皇宫,葡萄指的是葡萄树,碧玉圆指的是月亮像一颗颗碧玉一样圆润明亮。 4. 夫婿调疏绮窗下:夫婿是丈夫的意思,调疏绮窗下指丈夫在绣花的窗户下弹奏琵琶。 5. 金茎数点露珠悬:金茎指皇帝所佩戴的金色发钗,露珠指珍珠,悬指悬挂在空中。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1) “昨夜南风起洞庭”意思是:昨晚刮起了洞庭湖上的南风 ,“起”是动词,意为吹动。“洞庭”是地名,指洞庭湖。“南风”是指东风。“湖上雨溟溟”解释为:湖面上笼罩着蒙蒙的细雨。“溟溟”是形容词,意思是雾气弥漫。“晓来湖上雨溟溟”的意思是:清晨,湖面上被细密的雨丝笼罩,迷蒙一片。“溟溟”意思是雾气弥漫。 (2) “忽看天际惊涛白,失却君山一点青”解释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长沙怀古》。诗中描绘了一座孤城,诗人独自登上这座城墙,徘徊不已。诗人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感叹自己在人间的苦闷,就像被弃用的材料一样无用。他感到自己孤独寂寞,只能在湘南的烟雨里度过时光。最后,诗人想到了贾生和屈生,他们都是屈原的学生,但最终都被贬谪到长沙。这让诗人想起了自己的遭遇,不禁感慨万分。 注释: 1. 孤城独上思徘徊(注释:独自一人登上孤城
【注释】 重登岳阳楼望君山:指诗人再次登上洞庭湖的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中的君山。欲吊湘君何处是,不堪重倚岳阳楼:想要到湘君祠去祭奠湘君,但是不知道湘君祠在哪里?因此不能再次登上岳阳楼。 【赏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流寓湖南时所写,表达了他晚年的孤独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深深忧虑。 首联“南湖烟水接天流,天际青螺掌上浮”,描绘了洞庭湖浩渺无涯、苍茫辽阔的景象
注释:云鬓,指女子的发髻。 译文:香鬟被绾成三尺长的发髻,就像芙蓉般美丽,翠绿的发髻高耸入云,就像是巫山雨后的峰峦。斜倚着玉制的床榻,春天的气息已经逝去,头发蓬松地散放着,像乌鸦羽毛和蝉翼一样。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发髻之美。首句“云鬓”二字,既点明了女子的头发,又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发髻比作芙蓉和巫山之巅,展现了其美丽动人。最后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