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缜
以下是对这首诗《自天长县至宝应途次小路甚艰偶作》的逐句释义: 1. 诗句释义: - 天长过宝应:描述了诗人从天长(一地名)经过,抵达宝应的过程。 - 野宿两昼馀:表明在途中没有找到合适的住处,只能露宿野外,度过了两个白天的时间。 2. 译文: - 天长过宝应:从天长县经过到了宝应。 - 野宿两昼馀:在野外露宿了两个白天。 3. 关键词注释: - 天长、宝应:都是具体的地理位置或历史名城。
【注释】 鼎鼎百年客:形容自己像过客一样在人间漂泊。 轻轻二月春:指春天的轻快与生机。 凉看池面水:凉爽的时候,看到池塘水面。 深厌马头尘:深深地厌恶马头上扬起的尘土。 庭草巡檐翠:庭院中草儿随风摇曳,绿色葱茏。 江花作意新:江边的花儿有意绽放出新的颜色和姿态。 满怀忧乐处:心中充满了忧愁和快乐。 向何人:向谁诉说?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世界情感的诗。诗人在春天的池塘边散步
杰阁隐温泉,临流倦欲眠。 注释:杰阁高耸入云,藏身于温泉之中,诗人站在温泉边,看着眼前的美景,感到疲倦至极,想要躺下休息。 清含云外影,春在水中天。 注释:清澈的泉水如同云雾一般,映照出天空的影子,仿佛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水面之上。 大块浑无迹,洪炉暗有烟。 注释:巨大的岩石上没有痕迹,就像被烈火焚烧过一样,但烟雾却隐隐约约地弥漫在空中。 知君豪杰士,高咏自超然。 注释:我知道你是一个英勇豪迈的人
【注释】 宿桂阳:在今湖南、两广边境一带。石燕馆:古时驿站。 三首:指诗作共三首。 干戈:兵器。 咨诹(zōu):咨询谋虑。 次采:采择,这里指采集民风民意。 【赏析】 此诗写诗人旅途中所见的景色,以及由此生发的感慨。首句“独坐山斋静”,写诗人独坐于石燕馆,环境静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孤心转不堪”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第二句“干戈愁塞北”
至滇南次答陆进士震韵 六诏民风古,街头夜半眠。地高无暑气,冬暖胜春天。 金碧山含雨,昆明灰带烟。不乱踪迹远,揽辔自怡然。 注释: - 六诏民风古:指云南六诏地区的民族风俗古朴。 - 街头夜半眠:在夜晚的街头睡觉。 - 地高无暑气,冬暖胜春天:由于地处高海拔地区,所以没有夏天的炎热,冬天却温暖如春。 - 金碧山含雨:金色的山峦被雨水覆盖,显得格外美丽。 - 昆明灰带烟:昆明的天空中弥漫着灰色的烟雾
【解析】 “徐州俗不作土询之故老云徐州是卧牛城打春则人不安”:徐州的风俗不做土,向故老询问才知道。原来徐州是卧牛城,在春天的时候,人们就会感到不安。 “平原闲极目,往事不堪论”:在平原上闲逛,极目远望,往事已难以论说了。 “九里山如旧,长河水自喧”:九里的山依然像以前一样,而那长河的水声却是喧闹不已。 “天浮芳树杪,春入杏花村”:天边漂浮着芳草树梢,春天已经来到了杏花村。 “忧国知无报
【注释】: 1. 抗疏酬明圣,忘身冀干旋:向皇帝呈上奏疏,表达自己对皇上的忠心。 2. 无与立:没有可以与之并立的人。 3. 清议有人编:清议之人在编撰着记录自己的史册。 4. 杞国真忧世,长沙本少年:像杞人那样忧虑世界,而自己却是年少有为。 5. 赐环应有日:得到宽恕的日子一定会到来的。 6. 临别转悽然:离别时感到悲伤。 【译文】: 上奏给皇帝陈述事情,忘记自己为了报恩希望皇上能有所作为。
【注释】 客馆:旅店。不成寐:不能入睡。端居:闲居在家。思渺然:思念之情渺茫。分岁夜:度过除夕之夜。春唤上元年:春天到来时,新年又到了。硕果:大的果实。藏生:孕育着生长。涓流:细小的流水。积巨川:汇聚成江河。兴来:兴致来了。拚酩酊(mǐn dǐng):豪饮痛饮,形容醉得厉害。还自戒初筵:回到自己的小屋里,告诫自己不要喝酒。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除夕之夜,闲居客馆而思及岁月如梭,感叹时光飞逝
正德元年元旦,我拈笔写诗,抒发对新年的期待。 正月初一,长安城热闹非凡,歌舞升平。 人们纷纷献岁,欢庆新年的到来。 而我则挥毫泼墨,写下这首诗篇。 星辰转瞬即逝,天清日正红,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了希望和美好
【注释】 吕梁:山名,在今山西河津县西。作险:形成险阻。天作险:自然形成的险阻。 频:多次。 明月:指月亮。 雁知寒节信:大雁能知道季节变化。信,消息,讯息。 梅漏隔年春:梅花开放,过了一年,春天才到。 旅宿(sù):旅途中住宿。今如此:如今是这样。 转轮:旋转不停的车轮。 赏析: 这是一首羁旅诗,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句写“吕梁”之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