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深静寂的山林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题竹石山鸟: - 楚江暮雨迷苍梧:描述了楚江在黄昏时细雨纷纷,使得苍梧山被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苍梧"通常指的是湖南的洞庭湖,这里可能是诗人的故乡或曾游历过的地方。 - 淋漓绿玉烟模糊:用"淋漓绿玉"形容雨后山间空气清新湿润,绿色植物显得更加鲜明生动,如同绿色的玉石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
【注释】 枯鱼:干涸的鱼。纵壑:纵身于深渊。脱絷:解下绊马的绳索。放舟:指乘船游览,泛指游赏。江南:指南方。帆:船的篷或帆。独挂:独自飘荡。来:来到。奚:何。用:因为。古人画:指古代画家画的画。 【赏析】 《夏景诗意画为于景瞻题》: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游湖的画面。诗中以“枯鱼”自比,表达了作者在酷暑之中,仍能保持高洁志节的情怀。 首句“枯鱼纵壑马脱絷”,意思是说诗人如干涸的鱼一样,纵身于深渊之中
【注释】 燕然: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杭爱山北阴山下。高插:耸立。摩:触。日月:指山势巍峨。含:笼罩。烟:云雾缭绕。砥柱:山名,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北。残敌睥睨:形容敌人嚣张气焰。方:当、正。人倚赖:为众人所依赖。倾颓:坍塌。嗟:叹词,表示感叹。呜呼:哀叹。讴声切:歌声凄切。霜雪:霜冻和雪,这里指严寒的天气。入树皆僵折:树木因寒冷而枯死。 【译文】 燕然山高耸入云,它耸立在天地之间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上谷》。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上谷 上谷连朔漠,戍楼清切鸣鼓角。 注释:上谷与北方的边塞相连,戍楼中传来清脆的鼓声和角声。 赏析:诗的首句描绘了上谷地区与北方边塞的地理关系,以及在边塞中常见的景象——戍楼里传出的鼓声和角声。这两句为全诗营造了一个雄浑、悲壮的背景氛围。 英威远振边尘空,天骄闻风尽胆落。 注释:强大的威势震撼了远方,使得边地的天空变得空旷
题:赤壁图 江风山月,无需花钱购买。 匏尊相属,欢乐无穷无尽。 洗盏再酌,醒来又醉。枕罍颓卧,无所谓妨害。 此时是冬天的十月,重游赤壁。 仙人灵魂化为千载,只有两赋铿锵动听。 我曾奉命出使荆楚,扁舟载着经过蕲黄。 醉呼坡仙,在酹酒祭奠赤壁。 招魂欲凭巫阳。 横江尚见旧孤鹤,掠舟向西去。 我愧无词赋续高兴,只梦想风流至今几经霜。 良工意匠有深趣,笔妙不让顾长康。 平生于公想兴慕,爱此景归毫芒。
这首诗描述了李员外所居的景色,并赞美了房山的绘画技艺。 第一句“江村杳霭路不分,野人作伴鹿与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江村画面,道路在雾中显得模糊不清,而诗人自己则如同野人一般,与鹿和麇一起作伴。 第二句“五月六月雨三日,千山万山皆白云。”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之情,尤其是对于连绵不断的山脉上的白云景色。 第三句“平堤漫漫江水绿,翠树重重覆萝屋。”继续描绘了江边的景象,平缓的堤岸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牧马图的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健儿们放牧的情景展现得栩栩如生。 首句“龙河四月春始回”描绘了春天的来临和万物复苏的景象。诗人通过“龙河”这一形象化的描述,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的氛围。 第二句“健儿纵牧沙埸隈”描绘了健儿们正在放牧的情景。这里的“沙埸”指的是草原上的牧场,而“纵牧”则表现出健儿们自由自在地放牧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坡陀草软茁新绿”
【诗句释义】 吴廷晖:即吴廷澐,字秋官。南宋词人。 扶桑:古代传说中的日出处,这里代指太阳。 冉冉:缓慢的样子。 金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 翠连:青翠相连。 琼云:美玉般的云彩。 卷絮:形容云彩飘动的样子。 互吞吐:比喻云彩随风变幻。 玉女峰头:指神仙居住的山峰。 蓬莱岛:传说中的仙境。 弱水:传说中流着不死之水的河流。 五粒松枝:松树长出的松籽。 千岁桃:千年不谢的桃花。 瑶草:珍贵的草药。
【解析】 本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舜钦,字子美,河南范县人,北宋时期文学家、画家。有《苏学士文集》。“才闻王母致碧藕”“又见小玉供胡麻”是说刚刚听说王母娘娘赐给碧绿的藕,又看到小玉端来了煮熟的胡麻。“更看伯婆年八十”意思是再看我的伯婆年纪八十岁。“晚膺禄养享胡福”意思是晚年享受俸禄和福泽(禄养:指官俸)。“人生至乐谁能加”意思是人生的乐趣又有谁能增加呢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其内容和翻译如下: ``` 绋讴三叠 洋河洋河水潺潺,银汉下注来人间。润滋边地足生植,循山激石波回环。 洪深正资人饮漱,奔流入海何由还。呜呼二讴兮讴益怆,貔貅百万精神丧。 ``` 译文: 挽歌三叠唱不停, 洋河之水潺潺流,银河之水汇入人世间。滋润土地生长万物,顺着山势激荡回旋。 洪水浩渺滋养万物生,奔流入海又有何归期?啊啊,那二声挽歌更加凄厉,貔貅百万军魂已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