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谦
《碧山在水江无波——倪谦山水诗》 《碧山在水江无波,小舟一叶如飞梭。山光压舟载不起,满目排空横翠蛾。》: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水墨山水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理解。“山光压舟载不起”,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山峰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气势;“满目排空横翠蛾”,则描绘了天空与水面相接的景象,如同一幅流动的画面,充满了诗意。 《中林可是扬雄宅,路指岩阿放舟入。问字须教酒剩携
南山郁郁苍苍,深丛巢穴虎所藏。 负嵎长啸百兽恐,时取黄犊充饥肠。 雌雄乳孙并哺子,引向人间聊戏耳。 世人只谓势生狞,宁识驯然有如此。 良工意到笔法精,长缣扫出于莬形。 松根激石怒涛卷,疑有猎猎雄风生。 我爱此图深有补,猛恶犹知依父母。 何事人间枭獍徒,面目虽人不如虎。 注释: 1. 南山荟蔚:形容南山草木茂盛,山峦重叠。 2. 深丛巢穴:指老虎在深山中筑巢栖息。 3. 负嵎(yú)
【译文】 炎帝精气煽扬余晖,辉煌的楼桑村在太阳下。谁想到大耳朵的人,竟是隆准孙? 东都九鼎忽地倾倒,群雄眼馋谁敢扪其足?当涂的独夫凶暴悖逆,劫迁入许将豪吞。 将军手执兵权正居帝王之位,威风凛凛万人敌。间关荆楚未建功,拊髀几回增叹息。 一朝冰鉴称卧龙,三顾枉驾来隆中。奋髯跃起翊天步,契分交欢鱼水同。 兴复遑遑竭心膂,赤壁东风飞一炬。遂令鼎足地三分,立国西南拓疆宇。 出师表,八阵图,忠烈智略古所无
山水画为李考功题 注释:这首诗是李华创作的,描述了一幅山水画。 译文:倚天壁立着青芙蓉,蜿蜒起伏如同游龙。夜来惊雷挟带着飞雨,化作了白云千万重。白云如波起平地,楼台不辨金银气。但见苍苍玉女峰,离立分明露群髻。山深寂历天欲秋,重重绿树临溪流。无人再唱小山隐,惟有桂树枝相樛。披图似是房山笔,元气淋漓墨华湿。并刀剪取沧溟波,方丈蓬壶归咫尺。天官李卿家上饶,早谢旧隐登清朝。看山莫忆钓游处,且作夔龙匡舜尧
这是一首悼念贞女陈氏的诗。陈氏为陈家女,年方芳龄,才貌双全。她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熟读《女诫》。她的品行端正,举止优雅,是家中的贤淑之女。父母十分疼爱她,将家中最珍贵的明珠作为婚嫁的礼物,希望她能成为舒氏的媳妇。 命运却给了她一个意想不到的打击,她在新婚后不久就客死他乡。这首诗正是诗人对这位贞女陈氏的哀悼之情的表达。 首联“陈家有女年正芳,修容毓秀居兰房。”描述了陈家的女贞女陈氏正值芳华时期
【题李白应召图】 仙人本在九天上,谪向人间特豪放。 酒酣诗思卷沧溟,吐出焰光高万丈。 名花欢赏宜新声,玉环正倚沉香亭。 翰林供奉在何许,天子呼来犹未醒。 清平调进词偏美,白璧青蝇生暗毁。 采石江头恨不穷,明月沉沉浸秋水。 注释: - 仙人:指古代神话中的仙人,通常指得道成仙的人。 - 九天:指天空的最高处,常用来比喻高处或极高的境界。 - 谪(zé):贬谪,被贬官流放到边远地区。 -
宁戚(名)驱车卧牛下,夜叩牛角商声讴。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宁戚(名),他驱车卧在牛下,夜里敲着牛角唱起商调的歌来。 宁戚是春秋时期卫国人,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之前,曾以重金求才于各国,而宁戚在卫时,因贫困不能赴约,就击筑歌唱,被齐桓公听到。齐桓公认为其很有才能,于是请管仲帮助自己治理国家,齐国因此强盛,史称“尊周室,攘夷狄”,宁戚也因此扬名天下。 这首诗就是描写宁戚的。诗中描绘了宁戚的贫寒、落魄
竹坡为丁文暹赋 君家不种闲草木,数竿碧立蓝田玉。 此种知从何处移,若非湘浦应淇澳。 邻近时从一借看,只疑误入筼筜谷。 几回欲傍曲阑行,履痕恐破莓苔绿。 由来士俗不可医,多君标格真清奇。 碧窗半启静相对,雅怀幽绝谁能知。 鹧鸪飞去月当户,凤鸟不鸣云满墀。 淡烟低抹翡翠羽,仙风击碎珊瑚枝。 有时轰雷走岩壑,绕地龙孙迸头角。 一夜新梢出短墙,锦绷朴簌林边脱。 浑讶团团葆盖张,转惊叶叶金刀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分析作者在描绘画中物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这些手法传达出的思想感情。最后再对全诗进行分析评价,注意不要偏离题目,不要遗漏要点。 【答案】 (1)有鸟横绝来海东:有一只海东来的大鹏。白日片雪飘天风:大鹏展翅飞过天边。决云万里过榆塞:大鹏冲破万里云层飞过长城的北边
```text 题李琼司训先生庐山图二十二韵 高堂素壁时挂此,顿使襟怀尘虑蠲。 朝来索我赋长句,愧乏大笔挥如椽。 何当把酒呼李白,共和六一山高篇。 注释: - 这首诗是倪谦为描绘庐山的美景而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向往。第三、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和自己的才疏学浅。第五、六句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他渴望与李白一起举杯畅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