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庸
杂画 其四 桐江无意恋羊裘,别向江湖买钓舟。捕得鲜鳞堪换酒,不知人世利名愁 译文: 桐江无心留恋那件羊皮大衣,特意在江湖上购买一只钓鱼的小船。捕捉到鲜美的鱼可以用来换酒,却不知道这世间的名利之愁。 注释: - 桐江:指桐江水,流过浙江绍兴,此处泛指江河。 - 无意恋:无心留恋,即不留恋。 - 羊裘:指用羊毛制成的裘衣,古代一种保暖衣物。 - 买钓舟:意为购买一条用于钓鱼的小船。 - 鲜鳞
【注释】 杂画其一:杂画,指诗中有图画。其一,是说第一首。 竹色兰香一雨过,两竿斜日照江波。 译文:雨后天晴,竹林的青翠颜色和兰花的香味一起显现出来;两竿竹影斜斜地照射在江面上。 钓徒岂是忘归去,家在西岩路不多。 译文:那些垂钓之人难道会忘记回家吗?他们的家乡就在西边山岩旁,离家不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的小诗。诗中描写了一幅雨后春江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全诗意境清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公余八景中创作的第三首《暑雨鸣荷》。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荷叶满池鸣夏雨: - “荷叶”指的是池中的荷花。 - “满池”意味着荷叶覆盖了整个池塘。 - “鸣夏雨”形容夏日的雨声,像是在荷叶上轻轻敲打。 2. 珠玑乱撒翠槃中: - “珠玑”在这里指的是雨滴,形象地比喻雨点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 - “乱撒”描绘出雨点纷纷扬扬的样子。 - “翠槃”是一种绿色的盘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内容主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与思考。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嬴氏乖世道,四海焚诗书。 - 嬴氏:指秦始皇嬴政,他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 - 乖世道:违背时代潮流,不顺应民心。 - 四海:天下,泛指中国。 - 焚诗书:焚烧书籍,表示对文化和知识的破坏。 2. 生民履涂炭,有若沸鼎鱼。 - 生民:百姓。 - 履涂炭
【注释】 1. 公馀八景:唐代诗人李峤《公卿咏·公馀八景》诗,共八首。此选其第四。 2. 清风动竹:清风轻拂着竹林。 3. 于今:如今。 4. 茂苑:汉宣帝所建的苑囿,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这里泛指长安城内。 5. 新凉:初秋凉爽的风。 6. 解愠:解除烦闷。 7. 分及:分润,滋润。 8. 往来人:来往的人们。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长安城中景色的小诗。首句以广寒宫攀摘丹桂之乐起兴
【注释】: 三径:指庭院小路。莓苔:莓类植物的苔藓,多生长在石上。青:青色。制来(zài):制好。双屐(jī):用草做成的鞋,形似屐而大。不曾经:未曾走过。胎仙:指神话传说中的神仙赤脚行走时留下的脚印。□迹:指隶书字体。隶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书法,起源于周朝的“八体”中的一种,后成为主要书体。 【赏析】: 此诗描写庭院小路上长满了青苔,作者自己穿着草履未曾走过,平常仅允许赤脚的仙女踏过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作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秋水茫茫浅鹭沙,古槐疏柳带栖鸦”的意思是:秋日的湖水茫茫无际,浅滩上停歇着几只白鹭,古槐疏柳间有乌鸦栖息。“啼来仿佛琴中夜,一抹炊烟数点霞”的意思是:乌鸦啼叫的声音仿佛是夜幕中那优美的琴声,炊烟袅袅升起时,天边晚霞如画。“秋水茫茫浅鹭沙,古槐疏柳带栖鸦”句意为:秋天的湖面宽广无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青枝翠叶弄光晖,一雨初晴万颗肥。”意思是:青翠的树枝上,叶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雨过天晴,树叶更加饱满,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仿佛王孙金弹子,幽禽何事不惊飞。”意思是:好像那王孙贵族所养的金色弹子(鹦鹉)一样,那些小鸟们也全都惊得飞上了树梢。王孙指的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之妹,因赵飞燕以歌舞闻名于时
【注释】: 公馀八景:即“西湖八咏”。公余,指闲暇之余。八景,指《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和《杨堤春晓》八大景点。 菊圃幽香:指杭州西湖的孤山一带。孤山有一座小园,种了很多菊花,秋天时,这里就成了赏菊的地方。 黄花菊放:指秋天到了,黄色的菊花开放了,这是秋季的典型景象。 晚香幽:指黄昏时分,花香更浓,更加清幽。 万朵金钱
注释:秋风袅袅拂动着露水,月儿挂在疏林里投下清冷的影子。我喜欢在良夜中欣赏这清澈的月光,恐怕嫦娥姑娘也担心她不能忍受寒冷。 赏析:此诗写景抒情并举,意境优美,清新自然。首联描绘了月色、露珠、树影和风声交织在一起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感觉;颔联通过诗人自己坐观明月的形象来表现对月亮的喜爱之情;颈联则进一步发挥想象,把嫦娥比作自己的知己好友,既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