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佺
诗句翻译: 译文: 三秋望不看见你的身影,今日寄来书信。内容简略没有其他字,寂寞萧条安慰我孤居。何嫌知道我知道的少,只恨与你距离太远。 赏析: 这首诗是曹学佺写给张林宗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中的“三秋望不看见你的身影,今日寄来书信”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和焦急心情。而“简略无馀字”,则展现了诗人在表达情感时的真实和直接,没有多余的修饰和矫情
【解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生活的小诗。前两句写“徭粮难猝辨,村老未全驯”,意谓徭税征收不易辨别,乡村老人还不懂得如何应付,可见当时徭役的繁重。后二句说“风俗传鸡卜,春秋祀马人”,意思是说民间有占卜吉凶的习俗,每到年节时都要祭马祖神。第三四句说“法依山例峻,歌叠浪花新”,意思是说法令像高山一样严厉,而人们唱的歌却像海浪一样欢快。最后一句说“懒妇田间过,忙将织作陈”,意思是说那些懒惰的妇人在田间度过
【注释】: 拂水丹房(“拂水”指临江而居,“丹房”是指神仙的居室),启:打开。悬崖白羽窥(“悬崖”指高山,“白羽”指仙鹤,“窥”是指窥视、探察):指在高山上窥视仙鹤。知君行乐秘(“行乐”指游玩、娱乐,“秘”是秘密的意思):知道您在玩乐中隐藏了不为人知的秘密。转自切忧时(“切”是“深切”的意思):却因此更加深切地忧虑时局。岂即携家隐(“岂”是“难道”的意思):难道就是携带全家隐于深山之中吗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同时要了解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本题要求考生对诗歌进行赏析。“八月朔日王元直招集南楼送陈汝翱之东粤”,从诗中可以看出,此诗作于八月初一,诗人王元直在南楼上宴集宾客送别朋友陈汝翱赴东粤。“王玉生之清漳沈从先还姑苏徐兴公之建溪陈惟秦之聊城蒋之才之广陵余返白下”是说王元直邀请了友人王玉生、沈从先、徐兴公、陈惟秦
【注释】 骤雨来青嶂:急雨从青山上落下。青嶂,形容山的青色,像青色的屏障一样。千枝蘸碧波:千枝被雨水打湿了,好像浸在碧绿色的波浪里。却惊流火驶:却又惊起流萤飞去。流火,流萤的别称,即萤火虫。已觉洗红多:已经觉得被雨水洗净的红花更多了。沆瀣盘为玉:清冽的水珠像玉盘一样晶莹剔透。流苏帐作罗:流动的柳絮就像罗网一样。薄言将采采:你将要摘取什么?薄言,请、要的意思。 【译文】 大雨倾泻在青色的山岭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雅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独自品味生活的情景。以下是对各句的逐行释义: 第一句:“玉岭公馆” - 玉岭:可能指的是山或山峰,这里用来比喻高远、纯洁的地方或境界。 - 公馆:通常指的是官府或贵族的住所。在这里,它可能暗示着一种高雅或隐逸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长途已静夜,孤馆得空山。” - 长途:可能是指旅途或长时间的等待。 - 静夜:指夜晚的宁静
【注释】 支机石: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鹊桥。 牛女津:指鹊桥渡口。 客槎:指旅客的船,也代指远游的人。 卜肆:占卜的地方。 昆池古:指传说中的昆山,相传春秋时越国有美女西施,浣纱于若耶溪(即今浙江省绍兴市境内的若耶溪),后人称之为“浣纱石”。 长从汉月新:指汉宫的月光。 每逢秋夕里:每到秋天,人们聚集在一起。夕里,指傍晚时分。 吟眺倍相亲:一边吟咏着诗句,一边眺望着远方。 【赏析】
【注释】 寄钱受之二首(己卯) 其二: 圣世优闲典,初非前代论。 不闻宫观使,但可赐归恩。 客有时惊座,公无日署门。 语侵朝事际,趣令倒芳樽。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是说自己生活在一个理想的时代,不必为生计而奔波劳碌,所以可以优游自得、闲适安逸;颔联的意思是说:自己并不想当官,也不愿在朝廷中任职,只是偶尔被请去参加一些宴席之类的聚会罢了;颈联的意思是说:我虽然经常受到皇上的召见和赏识
《宿重光寺》 未向山城去,先从野寺来。 沼重光自合,廊密径俱回。 竹里禅关隐,莲间觉地开。 明朝复移迹,胜事日相催。 注释: 1. 未向山城去,先从野寺来:尚未前往山城中,就先来到这野外的寺庙。 2. 沼重光自合,廊密径俱回:池塘中的水珠反射着光芒,廊道狭窄曲折。 3. 竹里禅关隐,莲间觉地开:在竹林中,禅房隐约可见;在莲花之中,觉性之地被开启。 4. 明朝复移迹,胜事日相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即可。此题的关键词是“珠泉”,所以注释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解释。注意要写出每句的含义。比如第2句,“谁知源水生”:谁不知道泉水是由地下涌出的。这里“源水”指“泉水”。这句的意思是说,人们只知道泉水是从地下涌出来的。 【答案】 只入岩峦迥,谁知源水生。 在渊犹自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