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义
怡萱堂 为学婴儿喜自狂,几回啼跌傍萱堂。 斑衣舞处生春色,寿酒称时泛蚁香。 问寝楼头天欲曙,迎舆花底日偏长。 从知天性来 孝,应是慈颜鬓未霜。 诗意与赏析 《怡萱堂》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和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和谐、温馨的生活氛围。首句「为学婴儿喜自狂」描述了孩子们天真无邪、自由自在的性格,仿佛孩童的欢愉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接着通过「几回啼跌傍萱堂」展示了孩子在母亲怀抱中的欢乐时光
注释: 雪案萤窗几度秋,一朝身到凤池头。 看花烂醉琼林酒,带月俄开潞渚舟。 路指龙江云水渺,山连桂岭瘴烟收。 锦幖夺得荣归去,应是人夸是昼游。 译文: 在雪白的桌面上,萤光闪烁的小窗前度过了几个秋天,终于有一天来到了朝中当官的地方。 看花了眼,喝足了琼浆美酒,然后乘着月光,驾着小船返回家中。 道路经过的地方是龙江,那里云雾缭绕;山脉连接着桂岭,那里的瘴气已经散尽。 带着荣誉和财富回到了家中
【注释】 1.邵郎中:指邵宝,时任浙东(今浙江及江苏南部一带)观察使。 2.游宦京华:在京中为官。 3.㝎省:请假回家。 4.白云飞:比喻人行踪不定,难以望见。 5.恩诏:皇帝下的命令,即“诏书”。 6.千里阙河:指洛阳。阙河,指黄河,因古代在河南洛阳建有东、西两个宫门,故称。 7.萱庭:母亲居室的别称。 8.先垄:先人的坟墓。 9.焚黄:祭神仪式,用纸钱烧香。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和待诏王内悦先生留别韵》。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九重优诏许投簪,千里家山独抱琴。 - 注释:皇帝的诏书允许放下官职去追求音乐(投簪)。 - 赏析:诗人通过“九重优诏”表达了得到皇帝赏识的荣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艺术的追求高于世俗的权力。而“独抱琴”则描绘了诗人在离开家乡后,依然保持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不为外界所动摇。 2. 明月清风黄阁梦,青山落日故人心
让我们逐句解释这首诗: 1. 忆从王母驾云軿,一醉瑶池竟不醒。 - “忆从王母驾云軿”:回忆起跟随王母乘坐云车的情景。王母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常常被描绘为掌管长生不老的神仙。这里用“驾云軿”形容与王母一起出行的神秘和浪漫。 - “一醉瑶池竟不醒”:一次醉酒后竟然在瑶池(神话中的美好水域)中喝醉了,没有醒来。瑶池是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的饮酒可能是为了庆祝或祈福。 2. 游子讣来魂欲断
梦忆华亭,华亭寺名在滇池中,洪益中求。 天从飞锡到銮坡,几度华亭梦里过。 琪树俨然窥色相,浮屠依旧枕名阿。 香销石鼎尘留榻,云静松窗鸟自歌。 行遍当时诵经处,觉来还记白云多。 注释: 1. 梦忆华亭:在梦中怀念华亭寺。 2. 华亭寺名在滇池中:华亭寺的名字位于滇池之中。 3. 天从飞锡到銮坡,几度华亭梦里过:天上的飞锡(指佛教的法器)来到銮坡(地名),我在梦境中多次经过华亭寺。 4.
注释: 五十年高鬓未皤,朝天万里到銮坡。 乌纱初著精神爽,紫诰新封宠渥多。 令子玉堂驰美□,先生林壑养天和。 于今祖饯都门道,芳草凄迷柰别何。 赏析: 这首送别诗通过描绘韦检讨父在京城的荣耀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离别之情的不舍。 首联“五十年高鬓未皤,朝天万里到銮坡。”描述了韦检讨的父亲已经五十岁,但头发却还未白;他带着朝天的意愿,踏上了漫长的旅途,来到了皇帝所在的京城
诗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华扁高标慈寿堂” - 描述慈寿堂的建筑风格和地位,象征其尊贵和庄严。 - “华扁”指建筑的华丽装饰,"高标"表示高耸入云。 - 关键词注释:华扁、高标、阿母、鬓如霜。 2. “应知阿母鬓如霜” - 表达对李御史母亲的敬意,暗示她的年老与威严。 - “阿母”是对母亲的亲昵称呼。 - 关键词注释:阿母。 3. “娱颜晓舞斑斓服” -
送徐知州赴郑州 玉殿朝辞沐宠光,又看行李向荣阳。 双旌晓渡卢沟月,疋马寒嘶驿路霜。 黎庶棠阴怀惠泽,衣冠帝里羡才良。 悬知竹马相迎处,老稚欢欣拥道傍。 注释: 1. 玉殿朝辞沐宠光:在玉殿(皇帝的殿堂)上告别,享受着皇帝的宠信和恩惠。 2. 又看行李向荣阳:看着行李(指行囊),向着洛阳(河南洛阳)前进。 3. 双旌晓度卢沟月:用两杆旗帜照亮,渡过卢沟桥时月亮升起。卢沟桥是北京通往河北的重要桥梁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广阳城外白云飞” - 注释:广阳,地名,位于今河北省。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广阳城外的白云飘飞,暗示着送别之人即将南归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 第二句:“送客南归对夕晖” - 注释:南归,向南回归家乡。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的情景,同时夕阳西下,也增加了一种离别的凄凉之感。 第三句:“别路谩斟桑落酒” - 注释: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