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自适
【注解】: 1. 阴阳消长:指天地之间,阴与阳的消长变化。 2. 风闻际:即“闻风而动”,比喻对朝廷的动静很了解。际,这里表示听到、知道的意思。 3. 堂陛(bì)尊严:指皇帝的殿堂庄严威武。陛,古代帝王宫殿前的台阶。 4. 山立时(shí):《诗经·小雅》有“如月之亘,如日之升”句,这里用来形容殿门的高大雄伟,像山一样耸立在面前。 【赏析一】: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注释】 传:传授;惟:只;六经:儒家经典,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 【赏析】 此诗首联点出心传与言载的区别。心传是“唯主一”,而言载则不是这样。“其四”即第四句,“三圣”即三教圣人,“主一”就是“专一心”的意思。“六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不言真”即不说“真道”。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三圣人的心传只有“专一心”,才是真正地“唯主一”;而六经载道并不说“真道”
注释: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胆量也变得更为强大;后来的岁月里,我依然保持了清白的名声。 赏析:诗人通过自己一生的经历来表达对人生的态度。“老去放令心胆健”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胆气变得强大起来,而“后来留得姓名香”则是说即使到了晚年,依然可以保持清白的名声。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也是这首诗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
【注释】 江湖:指江湖中人,泛指一般游
这首诗是胡季昭的《赠胡季昭》。胡季昭(生卒年不详),字子寿,号澹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明代中期文学家。他曾任国子监博士、太仆寺丞等职,有文名。这首诗是胡季昭送给他的好友胡季昭的,表达了诗人对胡季昭的赞美和友谊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凛凛庐陵一澹翁,飞扬复起振高风。 注释:庐陵,指江西吉安。澹翁,即胡季昭,诗人称其为“澹翁”。凛凛
诗句释义: 1. 注释: - 生长楩楠紫翠间:指猿猴生活在楩楠树和翠绿的山石之间。 - 攀翻接手饮潺湲:猿猴攀爬树枝,用手接住落下的水声。 2. 译文: - 猿猴在楩楠树和翠绿的山石之间生活。 - 它们爬上爬下,手忙脚乱地接住从树上落下的水声。 3. 赏析: - 开头四句描绘了猿猴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通过“生长”与“攀翻”等动词,展现了猿猴敏捷而灵动的形象。 - 中间四句则转向猿猴的心理活动
【注释】 解衣盘礴:脱衣盘礴,即脱衣袒体,形容不拘小节,畅所欲为。盘礴,盘膝而坐,形体放纵。猜疑:指对画的构思和布局。神悟:指绘画时的精神境界。狂:指精神亢奋。痴:指画得逼真。学到却须坚自守:意谓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达到高超的境界。世间绝艺少人知:意谓世上极少能成为绝技的人,因为这种技艺很少有人知道。 【赏析】 此诗是赞美画家陈兄的作品。诗人先写其作品的神韵,然后才具体描写其艺术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古诗的能力。考生应先读懂诗句,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自己的语言知识作答。本诗的译文为: 清晨在西郊,云雾缭绕,白茫茫一片,近处树木,远处山峦,分辨难分。山脚下,有许多人迷路了;人间正处在大槐安国。赏析:这首诗是写诗人早晨出行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写远望之景——云起,“漫漫”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远行之人视野中那无边无际的晨雾。次句写近观之景——树、峰,远近高低
注释: - 病欺年去故相加,要害先攻两辅车。 - 这句话的意思是,疾病像年岁一样逐渐逼近,而治疗的关键在于攻克要害部位(两辅车)。 - 解后神工如掇拾,愧无樽酒对榴花。 - 这句话的意思是,治愈之后就像匠人精心地将木柴拾起一样,我深感惭愧,因为我没有好酒来与友人共饮,只能对着石榴花饮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医齿道人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他对医齿道人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的感慨
谢馈药 投老如僧不出家,羸躯无奈病相加。 头旋似倚当风柳,目眩如看隔雾花。 高束诗书参素问,尽抛琴剑学丹砂。 旧时载酒今怀药,解识扬雄独有巴。 注释: ①“投老”句:意思是年岁已高,却仍像僧人一样不出家。投老,指年老。 ②“羸躯”句:羸弱的躯体,无可奈何地忍受着疾病加重的痛苦。羸躯,瘦弱的身体。 ③“头旋”三句:形容头晕眼花,像是风中的柳树在摇晃,又像是隔着迷雾的花在飘动。 ④“高束”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