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对诗中的内容进行赏析,注意不要写自己的理解,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此诗是张说写给夫人的答书,表达了诗人对内人的深深怀念。首句“年年曾寄客边书”,诗人在外地为官多年,妻子在家独守空房,他时常想家
故园归计屡蹉跎,不是狂夫薄幸多。 诗中“故园”指作者的故乡,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急切回归的愿望。然而,现实中的种种困难使这种愿望多次落空,诗人不禁感慨道:“不是狂夫薄幸多”,暗含着对那些不负责任或不珍惜团聚机会人的批评。 “山鸟报人泥滑滑,况闻江上有风波”反映了诗人在特定环境下的生活状态。一方面,山鸟的叫声让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另一方面,江河上的风波又给他带来了不安与忧虑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妻的怀念之情。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负担行歌过古坟: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行走的过程中,一边唱歌一边行走的景象。"负担行歌"暗示了诗人可能背负着重担,但依然保持着愉悦的心情。"过古坟"则表明诗人正在经过一个古老的墓地。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有些忧伤的画面。 2. 故妻犹是饭王孙:这里的"故妻"指的是已故的妻子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陶宗仪(1305~1367)字九成,号南邨,晚号四游记士,松江府吴江县(今属江苏)人。元至正间以贡授黄岩州学教授。洪武初荐为礼部主事,历仕翰林编修、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后辞官家居,与顾炎武、王世臣等交游,并著有《南村辍耕录》及诗若干首。 不因洪水为豪民,逼向黄泉送此身。 巡抚到来烦说与,一时似我尚多人。 注释: 不因为洪水而使那些豪强成为富人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石郎的一段交往记录,通过描述两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来展现他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分析第一句“曾夺麻池厌老拳”,这句话中包含了几个关键词:曾、夺、麻池、厌老拳。其中“曾”表示过去,“夺”表示抢夺或夺取,“麻池”在这里可能是指一种酒或者是一种特定的场所,而“厌老拳”则表达了一种对年长者的不满和反感。结合上下文,可以理解为诗人曾经在某个场合下与某人发生了争执
诗句1: 强臣欲窃晋山河,万骑西来奈尔何。 注释: 强臣:指野心勃勃的权臣或奸臣。 窃:窃取、占为己有。 晋山河:指的是晋国的土地和山河。 万骑西来:形容军队浩大如万马奔腾般地向西进发。 奈尔何:无奈于你们。 译文: 野心勃勃的权臣或奸臣想要窃取晋国的土地和山河,他们的军队浩大如万马奔腾般地向西进发,但无奈于你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权臣或奸臣想要窃取晋国土地和山河
嫁女惟愁致客难,君王诏遣共交欢。 谁知后日生儿乐,虚授朝廷五品官。 注释:嫁给女儿最让人担心的是招来的客人太多难以应付,君王下诏让她们一起享受快乐吧!但谁知道以后生孩子会更快乐,白白地授予朝廷五品官职。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借题发挥,以嫁女时宾客众多、难以应对为由,委婉批评了当时官场上“任子”的弊端。诗中通过描写嫁女的情景,表达了对官员子女众多给百姓造成不便的不满情绪;同时
诗名释义: 题杂画 读罢司徒一纸书,北军门外报銮舆。 君王若问平时钓,不钓功名只钓鱼。 诗句原文与翻译 - 诗句原文: 读罢司徒一纸书,北军门外报銮舆。 君王若问平时钓,不钓功名只钓鱼。 - 翻译: 读完司徒的书信后,北军门外传来了皇帝的车驾声。 如果君王问你平时的爱好,我不追求功名,只喜欢钓鱼。 诗句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司徒”指的是古代官名,此处可能指代朝廷中的官员。 2.
题杂画 伴食空居政事堂,死时惟剩一空囊。 家中留得苍头在,自鬻身钱办主丧。 注释: - 伴食:指做官时的俸禄,但实际没有多少收入。 - 空居:闲着不用,无所事事。 - 死时:去世的时候。 - 惟剩:仅仅剩下。 - 一空囊:一个空的袋子。 - 苍头:旧时奴仆对主人的自称。这里指家奴。 - 自鬻身钱:用自己卖身为钱来办理丧事。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官员的一生,表达了他对政治生涯的失望和无奈
注释 题杂画:为杂画册写的一首题诗,借写杂画中人物故事来抒发感慨。杂画:杂画,即各种绘画。 史传荒唐怪事多:史传,指史书记载;荒唐,指荒诞、奇异;怪事,指奇特的事情。意思是史书上记载的很多都是荒诞奇异的事情。 乘槎那得上天河:乘槎,指乘坐木筏渡过天河。上天河,指到达天河。意思是乘坐木筏不能到达天河。 不知织女支机石:织女,古代神话中的织女星,传说中织布能手,是天上的仙女。支机石,指支撑织机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