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康
```plain 闻君黑发渐成皤,谁信闺人白更多。 唱惯阊门杨柳曲,无心来听扊扅歌。 注释:听闻你的头发已经渐渐变成了白色的头发,谁能相信闺中的女子却有着更多的白发。你习惯于在阊门的杨柳下唱歌,但是现在却无心再去聆听那嘈杂的鼓声。 译文:听闻你的头发已经渐渐变成了白色的头发,谁能相信闺中的女子却有着更多的白发。你习惯于在阊门的杨柳下唱歌,但是现在却无心再去聆听那嘈杂的鼓声。 赏析
寄内 檀郎踪迹似风蓬, 几夜因缘在梦中。 不及天孙衾与枕, 一年犹得一相同。 注释: - 檀郎:此处指男子,檀指树木的纹理,郎即男子的美称,故有檀郎之称。 - 风蓬:比喻像风中的蓬草一样飘泊不定,形容男子行踪不定,四处漂泊。 - 梦:这里可能指梦境中的情景,也可能指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 天孙:古代神话中掌管星辰和月亮的女神,这里用以比喻妻子的美貌。 - 衾(qīn)与枕:指床上用品
【注释】:十年隔别面如瓜,无复容颜似舜华。——十年没见面了,你的脸像冬瓜一样难看,你的容颜已经变得不再美丽。只恐到门初下马,一天愁闷悔还家。——只怕刚进家门,你就因我而烦恼、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代内答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给妻子的。这首诗写于公元803年(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当时王维在长安任尚书右丞,他与夫人韦氏分隔两地,一别就是十年,此时他收到妻书,便写了这首七绝回赠。
【译文】 春天的羔羊美酒掺着仙桃,白发苍苍的两鬓只有一袭布袍。青白相间的骏马和黑毛的骡子来参加盛会,滑稽的东方朔年纪最高。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一位老人在春宴上的形象。全诗以“寿”字为线索,描写了寿山中人的形象: 第一句是说,宴会上有羔羊做的春酒,还有仙桃。第二句是说,这位老人的头发已经花白如秋霜,只有一件布长袍。第三句是说,有青白相间的骏马和黑毛的骡子来参加盛会,说明主人家养有马
【注释】 王同知:即王元之,字同知,号梅溪,北宋诗人。 头角老成身:指年纪虽然老了,但才华横溢。 一寸心中万古春:比喻人虽老而心地光明,像永远的春天一样。 清白自然颜色好:意指人的品德高洁,自然显得漂亮,这里指梅花的洁白。 江南歌咏有诗人:指在江南有谁能够比得上王元之(梅溪)写梅花的诗。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赞美梅花之美。首句以“梅花”开于严寒中的南方,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寒
和钝庵吊乐庵龙洲莲峰半山四古墓一篇醉渡浙江词,不是寻常句读诗。 空有故人三十万,等闲尽付酒家儿。 注释:一首醉后吟诵浙江词的作品,并非是寻常的句子结构。 空有故人三十万,指在杭州任职的官员多达三十万。 等闲尽付酒家儿,意思是说将这三十万的官银随意花掉
诗句:百花村里锦成云,尽卖乌程若下春。 译文:在百花村的深处,美丽的女子如同织成的云朵,将乌程的美丽春天都卖给了别人。 注释: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百花村中生活,她的美丽如同织成的云朵,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她将乌程春天的美丽都卖给了别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赏析: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在百花村的生活状态
拟张允怀寄内代内答十首寄内 频年收得慰安书,画饼难充腹内饥。 见说锦城无限好,锦城虽好不如归。 注释: 频年:多年。指长时间。收得:获得。画饼:比喻无法满足的幻想,如画出来的美味饼,但不能吃。充腹:填饱肚子。锦城:古代传说中的城市,这里代指理想中的繁华之地。见说:听说。锦城:古代传说中的城市,这里代指理想中的繁华之地。 译文: 多年来一直得到安慰信,虚幻的梦想难以填饱肚子。听说锦城有无限美好
【注释】 黄栗:地名,在今陕西宝鸡。 堪哀:值得哀叹。 一妇难当两样灾:一个妇女难以承受两种不幸的灾祸。 报与忧民巡抚使:报告给忧国忧民的巡抚大人。 早骑骢(cōng)马:骑着青白色的马。 红星飞来:指星星像火星一样从天而降。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诗人时任长安主簿。当时正是宦官、藩镇两大势力相互勾结干政,朝廷内部斗争十分激烈的时期。诗人在长安任职,目睹了这种黑暗现实
诗句释义: - 思家独上仲宣楼:思念家乡,独自登上了仲宣楼。仲宣楼可能是指一个与诗人有深厚感情或者历史联系的地方。 - 何处青山是旧游:在哪里可以找到那些熟悉的青山和旧时的游历?这句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家乡山川的眷恋。 - 便觅鲤鱼先寄信:于是寻找到了鲤鱼,想要用它来先写一封信。这里使用了谐音“鲤”与“礼”相结合,寓意着通过书信传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 月圆时节大刀头:月亮圆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