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献王
宁献王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朝的一位藩王,封号为宁王。宁献王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封为大宁王,后来改封南昌。 宁献王朱权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被立为亲王,并在建文四年(1400年)因“靖难之役”中的参与而被废黜。永乐元年(1403年),他被恢复王位,并改封南昌。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的变动和流放,但始终未能摆脱藩王的身份。
明代宁献王《宫词一百七首》释义
诗句原文: 楼阁崔嵬起碧霄,微闻仙乐奏箫韶。 天风吹落宫人耳,知是彤庭正早朝。 译文: 在壮丽的楼台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隐约传来了仙乐,那美妙的声音仿佛来自天上,令人陶醉。突然,一阵风刮过,把声音吹得飘散在宫殿里,那些宫女们听到了这悠扬的乐声,纷纷猜测是不是皇宫正在举行早朝。 赏析: 本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皇宫的景象,通过“楼阁崔嵬起碧霄”和“微闻仙乐奏箫韶”,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明代宁献王《囊云诗》释义
注释:蒸气融入琴书,沾湿了几案榻席。小小的书房不是在岭上,但我可以像弘景一样坐着看云天。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之情。首句“蒸入琴书润”形容的是诗人被自然的美景所感染,仿佛琴书都被浸润了一般。第二句“粘来几榻寒”描绘了窗外的山景,让人感到寒冷。第三句“小斋非岭上”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小屋之内,但仍然能够欣赏到远处的山景。最后一句“弘景坐相看”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宫词一百七首
阊阖云深锁建章,曈昽旭日射神光。 紫宸肃肃开黄道,万岁声声拜玉皇。
囊云诗
蒸入琴书润,粘来几榻寒。 小斋非岭上,弘景坐相看。
宁献王
宁献王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朝的一位藩王,封号为宁王。宁献王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封为大宁王,后来改封南昌。 宁献王朱权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被立为亲王,并在建文四年(1400年)因“靖难之役”中的参与而被废黜。永乐元年(1403年),他被恢复王位,并改封南昌。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的变动和流放,但始终未能摆脱藩王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