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献王
宁献王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朝的一位藩王,封号为宁王。宁献王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封为大宁王,后来改封南昌。 宁献王朱权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被立为亲王,并在建文四年(1400年)因“靖难之役”中的参与而被废黜。永乐元年(1403年),他被恢复王位,并改封南昌。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的变动和流放,但始终未能摆脱藩王的身份。
明代宁献王《宫词一百七首》释义
【注释】 宫词:唐代宫廷中女子的诗作。 建章:汉代宫名,在长安城未央宫前。 曈昽:初升的太阳光芒。 紫宸:皇帝所居之处,即紫禁城,皇宫正门。 黄道:帝王出巡的道路。 万岁:皇帝的尊称。 玉皇:玉帝的别称,道教认为他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者。 赏析: 《宫词一百首》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七言绝句组诗。作者通过写宫女们对皇帝的崇拜和迷信,反映了宫廷生活的空虚和腐败。 这首诗的前两句“阊阖云深锁建章
明代宁献王《囊云诗》释义
注释:蒸气融入琴书,沾湿了几案榻席。小小的书房不是在岭上,但我可以像弘景一样坐着看云天。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欣赏之情。首句“蒸入琴书润”形容的是诗人被自然的美景所感染,仿佛琴书都被浸润了一般。第二句“粘来几榻寒”描绘了窗外的山景,让人感到寒冷。第三句“小斋非岭上”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小屋之内,但仍然能够欣赏到远处的山景。最后一句“弘景坐相看”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宫词一百七首
阊阖云深锁建章,曈昽旭日射神光。 紫宸肃肃开黄道,万岁声声拜玉皇。
囊云诗
蒸入琴书润,粘来几榻寒。 小斋非岭上,弘景坐相看。
宁献王
宁献王并非明代诗人,而是明朝的一位藩王,封号为宁王。宁献王朱权,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被封为大宁王,后来改封南昌。 宁献王朱权的生平经历颇为传奇。他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被立为亲王,并在建文四年(1400年)因“靖难之役”中的参与而被废黜。永乐元年(1403年),他被恢复王位,并改封南昌。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的变动和流放,但始终未能摆脱藩王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