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献王
宫词一百七首其三 深院日长瑶草生,重门不见幸车行。 落花为怨东风急,一夜春归到帝京。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深院日长瑶草生:“深院”指的是皇宫中的某个区域,“瑶草”指珍贵或美丽的草,“日长”意味着阳光充足,“瑶草生”则描绘了这种草在温暖阳光下生长的景象。 - 重门不见幸车行:“重门”指厚重的门,“幸车”可能是指皇帝的御用车辆或特别的命令马车
【注释】 重重帘幕掩流苏:指在帘幕上绣着流苏花纹。流苏,古代一种装饰品,下垂的穗子。花下相携倒玉壶:指在花荫下互相搀扶着饮酒。倒玉壶,指斟满美酒后将玉壶倾覆,使杯中酒液洒出许多。 报道:报信的人。停斟:停止斟酒。半含醉:一半喝醉。踉跄(liàng qiāng)起舞:摇摇晃晃地舞蹈。倩人扶:请旁人搀扶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廷生活的诗。诗中通过描写宫廷中女子饮酒
宫词一百七首 柳色偏承雨露恩,也将青眼暗窥人。可怜不解东风意,仍把柔条绾旧春。 译文: 柳树在春风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翠绿,它用青翠的眼睛偷偷地观察着人们。但柳树却无法理解春天的风情,依然用柔软的枝条将过去的春天紧紧束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柳树的美丽和它的孤独。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姿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感慨和思考。诗中的“柳色”是春天的象征
宫词·溶溶庭院梨花月 风静时闻笑语妍,今宵婕妤带酒眠 秋千蹴破柳间烟,今夜独享春宵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生活的一个宁静夜晚。诗中以“溶溶庭院梨花月”开篇,形象地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夜景,月光如水,洒在庭院的梨花上,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浪漫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轻风”和“笑语”,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似乎整个宫廷都沉浸在这美好的氛围中。然而,这种宁静被突然打破
宫词一百七首 屈指颦眉叹岁华,总将心事付琵琶。 不堪弹到关心处,蝴蝶双飞上鬓花。 注释:用屈指和颦眉的动作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对青春的感叹,将心中所思所想都寄托在弹奏琵琶之中。当琴曲达到最动人之处时,却不想触动了内心深处最为敏感的部分,以至于蝴蝶双双飞舞于鬓发之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宫女在宫廷中的生活状态,她用指尖和眉头去感受岁月的流转,而内心深处的情感却难以用音乐表达出来
【注释】 庭:院子。梧:指梧桐树,常在庭院中栽植。秋:秋天。薄夜:深夜。别调:与原曲调不同的曲调。花影乱:满身的花朵的影子在动。池塘风定:池塘里的水风停了。月团团:月亮像圆盘一样。 【赏析】 《宫词百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此诗写宫女们的生活情景,以清新淡雅、明快流利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宫女们在深宫之中的生活,表达了对她们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她们残酷无情的剥削和压迫。
《宫词一百七首》 晓日曈昽映彩霞,几处笙歌鸣别院。不知圣御在谁家。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中华丽而庄重的场景,通过“翠盘金缕绛纱笼”和“银烛荧煌照汉宫”等词句,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堂皇。后两句“应制草词书细字,灯花报喜吐殷红”则巧妙地结合了文人的应制之作。 此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宫中生活的繁华与奢华。诗人以“晓日曈昽映彩霞”开篇,营造出一幅清晨阳光照耀下的宫廷美景。接着
宫词一百七首 海棠亭上月华明,一夜东风酒半酲。 隔帘鹦鹉学人语,恰似君王唤小名。 注释与赏析: - 原文: 海棠亭上月华明,一夜东风酒半酲。 隔帘鹦鹉学人语,恰似君王唤小名。 - 译文: 在海棠亭上明亮的月光下,一夜之间的东风使得我的酒意有些微醺。透过帘子,我看到一只鹦鹉模仿人语,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君王呼唤我小名的场景,仿佛是在梦中。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宫女在月下饮酒后被风吹醒的情景
诗句原文: 一点芳心足未休,两般心事上眉头。 杨花不逐风前舞,偏趁游丝系旧愁。 注释: - 一点芳心足未休:描述女子内心情感深厚,难以平息。 - 两般心事上眉头:比喻心事重重如同眉头紧锁。 - 杨花不逐风前舞:比喻女子的心思不被外界所动。 - 偏趁游丝系旧愁:指游丝(蜘蛛丝)被风吹动,象征着心事缠绕,无法解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内心世界和她对情感的细腻感受
玉阑干外木犀开,应是西风昨夜来。 宫女不知清露重,折花偷插凤凰钗。 注释:木犀,即桂花,这里特指秋季盛开的桂花。西风,秋天的风,通常在古代诗词中象征凉爽和萧瑟。宫女,指宫廷中的女官。清露,清晨的露水,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纯净或新鲜。偷,偷偷地。插,把东西插入头发或身体。凤凰钗,一种装饰华丽的发饰。 赏析:诗的首句写木犀花开,暗含着季节的变换,秋风送爽。次句通过"应是西风昨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