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献王
【注释】 幽花:幽静的花朵。竹下:竹林之中,指深山僻处。芬芳:香气四溢。旋摘:顷刻之间。琼葩:美丽的花朵。带露香:沾着露水。收拾:收拾起、收起。风光:自然风景。妒春色:嫉妒春天的景色。学新妆:学习化妆。六宫:汉宫。这里指皇帝和嫔妃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女们争芳斗艳的诗。 首句写宫女们幽居竹下,自得其乐,不与世争;次句写她们采撷鲜花,采摘了美丽的花朵,又沾上露水,更显娇嫩艳丽
宫词一百七首 歌扇金书御制诗,桃花风软鹧鸪枝。 舞回体态娇无力,绝胜当年唤雪儿。 注释:宫中的歌词是用金字书写的,是皇帝亲自写的。桃花春风柔和,鹧鸪树枝柔软。舞蹈回来时姿态优美,但娇弱无力。这比当年呼唤雪儿还要美丽动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中女子在歌舞中的美丽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她的气质和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女子的赞美之情
宫词·夜半兰房春守宫 夜半兰房春守宫,龙膏香浥紫金筒。 封绡一点春无已,几度花开不减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宫女在夜晚的孤独与寂寞。“夜半兰房春守宫”描绘了宫女们在深夜中坚守岗位的情景,而“龙膏香浥紫金筒”则暗示了她们身上的香气和服饰之美。最后两句“封绡一点春无已,几度花开不减红”表达了宫女们对爱情的渴望和期待,以及她们在宫廷生活中的无奈和艰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宫词一百七首 王建诗作中宫女生活画卷 1. 诗作原文 自蒙君宠到昭阳,衣袖犹闻宝串香。 半倚朱门久凝睇,和愁和月待昏黄。 2. 诗句解读 - 自蒙君宠到昭阳:诗人表达了自被皇帝宠爱以来,仿佛来到了昭阳殿一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荣耀与尊崇。 - 衣袖犹闻宝串香:尽管身在皇宫,但衣袖中仍能嗅到香气扑鼻的珠宝串饰,暗示宫女们虽然身处富贵,但仍无法摆脱身份的束缚与内心的苦闷。 - 半倚朱门久凝睇
小院飞花春昼长,竹阴移午上琴床。 等闲不鼓《求凰操》,怕使六宫人断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宫词一百七首》中的第六十五首。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小院飞花春昼长:描述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春天午后,庭院里飘洒着花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 竹阴移午上琴床:描述了在竹影斑驳的午后,一位女子坐在琴床上弹奏乐器,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宁静。
宫词一百七首 自入长安帝子家,一年一见紫薇花。 花开花落年年事,不管愁人鬓又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宫词一百零七首》的节选。诗中通过描述宫廷生活,深刻揭示了宫女们的内心苦闷和不幸遭遇。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自入长安帝子家:从“自入长安”可以感受到诗人进入皇宫后的身份变化,从一个普通女子转变为宫中的一名女官(帝子)。而“帝子家”则强调了这种身份的转变
宫词一百七首 拥衾欹枕暗伤心,起坐窗前弄玉琴。 曾使君王痛怜惜,曲中犹写《白头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女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诗的开篇“拥衾欹枕暗伤心”描写了一位宫女在夜间因思念而难以成眠的情景,通过使用“暗伤心”这一关键词,传达了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随后,诗句“起坐窗前弄玉琴”展现了宫女起床后在窗前弹奏琴声,试图用音乐来排解心中的忧伤。然而,这种简单的自我安慰并没有带来预期的舒缓
宫词一百七首 寒蝉泣露声,杨柳枝头月明 半掩笼门怕关上,今宵仍恐幸车行 诗句解析: 1. 寒蝉泣露曳秋声 - 描述秋天的景象,寒蝉的鸣叫似乎在诉说着凄凉,露水沾湿了树枝,发出轻微的响声。 2. 杨柳枝头淡月明 - 描绘了杨柳树在月光下的影子,显得朦胧而宁静。 3. 半掩笼门怕关上 - 表达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安全的渴望,暗示着一种内心的不安。 4. 今宵犹恐幸车行 -
《宫词一百七首》是一首由宁献王创作的宫怨诗。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 第一句:“池塘骤雨打新荷,点点如珠似泪多。” - 池塘骤雨:突然而来的大雨落在池塘中。 - 打新荷:雨水打在荷叶上发出声响。 - 点点如珠似泪多:形容雨滴落在荷叶上的样子,如同珍珠一样晶莹剔透,又像泪水一样多。 - 第二句:“纵把金针穿不得,几回搔首奈愁何。” - 纵把金针穿不得:用尽了所有的方法也难以解开这个忧愁
宫词一百七首(其三十二):杏雨纷纷满径迷,穿帘燕补落花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午后,杏花如雨般纷飞,落在院子里的花瓣上,被穿窗而入的燕子衔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充满春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温馨浪漫的氛围中。 诗的开头“杏雨纷纷满径迷”描绘了一幅杏花飘落的景象,如同一场细雨般洒落在庭院之中,使得小径都变得模糊不清。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