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坊
【注释】 老农遗旧业,世事厌新闻:老农放弃耕作的旧业。世事厌恶,不关心。 落日明苍野,秋风散白云:落日把大地照得一片明亮,秋风使云彩四散飘荡。 树阴唯犊共,渚月许鸥分:树荫下是牛和羊,水边有月亮可让白鸥分享。 寄语州仇辈,何心预此文:托付给州中那些敌人,何必关心这些文章。仇辈:仇敌。 【赏析】 这是诗人罢官归乡后所作。诗的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以写景为主,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老农遗旧业
【注释】 千岩万壑:形容山峰连绵,山谷纵横。玉层层:山石如玉。 佛灯:指寺庙中的灯火。中僧:僧人入定,即打坐修行。 【赏析】 此诗写雪夜过西湖南屏山,见佛灯而感佛之清静。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怀。 “千岩万壑玉层层”,描绘出西湖南屏山的秀美景色,山石如玉,层次分明。 “夜半山腰见佛灯”是此诗的关键所在。诗人于夜晚行走至南屏山的半山腰,忽见山上有佛灯闪烁。佛灯在佛教中象征着吉祥、智慧和光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解读: 1. 金鸭香消夏日长,抛书高卧北窗凉 - “金鸭”在这里指的是一个香炉或烟熏器,“香消”意味着香已经燃尽。这句诗描述了夏日的炎热和诗人放下书本,躺在凉爽的北窗边休息的场景。 - “栀子花”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其花语为“永恒的爱”,常用于表达对某人的深情。这里的“栀子花开满院香”可能是指栀子花开得正艳,花香四溢,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2.
诗句原文: 褦襶经过少,支离宇宙空。归眠北窗下,消受满楼风。 翻译: 我经过得很少,宇宙显得支离破碎。回到北窗下,我享受着满屋的风声。 注释: - 褦襶(jiāo liù):形容事物微小或存在时间短暂,这里指经历或遭遇。 - 支离:散乱、不完整的样子。 - 宇宙:这里指整个宇宙或世界。 - 北窗:北方的窗户。 - 消受:享受、承受。 - 满楼风:整个楼宇中吹来的风。 赏析:
东海仙人枉尺书,问余宦况近何如。 青山屋上云常起,绿柳门前叶半疏。 遣婢花间调小鸟,看儿莲下养生鱼。 秋光日日催诗兴,只是幽忧病未除。 注释: 1. 东海仙人:指诗人的朋友俞子木。 2. 枉尺书:寄来一封书信(尺为古代量词,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一米)。 3. 问余宦况近何如:询问我的官职情况是否有所改善。 4. 青山:此处指诗人居住的山。 5. 屋上云常起:指屋檐上的云雾经常升腾。 6.
除夕 白发烟江戍,丹心日月悬。 安危付童仆,骨肉限山川。 有恨思填海,无言可问天。 萧条愁病里,况复值穷年。 译文: 除夕夜,我独自在烟雨蒙蒙的江边守卫,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忧虑。我把国家安危托付给了身边的孩童仆人,而我的亲人却只能在遥远的山河之遥思念着我。我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恨,但却又无法向天地倾诉。在这个寒冷、孤独的夜晚,我感到身体和心灵都无比的凄凉和疲惫
【注释】: 1. 宦况从来薄(薄:微末,少)--指仕途坎坷。 2. 幽居颇自厌(颇:相当;厌:厌恶。)--指幽居生活感到厌烦。 3. 寒云开远岫(岫:山崖。)--形容云雾散后,群山的轮廓变得清晰起来。 4. 落日荡虚檐(荡:摇动。)--形容落日余晖洒在空荡荡的屋檐上,使屋檐显得更加空旷。 5. 煮药炉常活(常活:常用)--指常常有药煮着。 6. 题诗笔久拈(久拈:长时间握着笔不放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繁忧中夜起”“身世独茫茫”:诗人在烦乱忧虑之中,半夜就起身了,感到孤单寂寞。 “过眼浮云灭,伤心白发长。”:像飘忽不定的云一样掠过眼前,消失无踪;岁月无情,不知不觉间,白发已经爬上了双鬓。 “荷衣霜意苦,兰砌露华凉。”:荷花衣上带着寒霜之苦,兰花砌边沾着露水的凉意。
【注释】 和(hè)东沙春日言志:和(yì)即写,题名。东沙:地名,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春日:春天的景色。 言志:抒发志向。 黄鸟:黄莺。关关:形容鸟鸣声。静日无人到:寂静的一天没有来人。 春风:指春风拂人面。闲:悠闲自得的样子。 曲径:弯弯曲曲的小道。修竹:长而直的竹子。 稚子:小儿。慰岑寂:安慰孤独寂寞的人。提壶:提起酒壶。贳(shì)酒:买酒喝。还:回来。 【赏析】
身世真相弃,清贫久自忘。 苍苔缘破屋,黄叶满空床。 饭借僧厨米,灯分佛殿光。 犹馀五经笥,一任鬓为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