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嵩
【注释】 寄元冈诸老暨子弟:寄给元冈的各位老师和弟子。 忆别愁多绪:回忆起别离之痛,心中忧愁如海。 临笺愧懒予:面对书信,感到羞愧和懈怠。 椿荆宜肖旧:椿(樟树)荆(棕榈树),应与过去相似。 兰桂近何如:兰花和桂花都近在眼前。 鼓棹千江月:驾船在江中荡漾,月光照耀在水面上。 传家万卷书:传承家族的书籍万卷。 紫霄别平地:离别时,紫霄山的景色显得格外高远。 随意各怡愉:大家各自随心所欲,心情愉悦。
诗句解析: 1. 青衫还忆旧,白下更依然。 - “青衫”通常指官员或士人的衣服,这里可能指何檗樵的身份。 - “忆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 - “白下”是南京的古称,“依然”表示情况依旧未变。 2. 解识驰驱范,宁分尺五天。 - “解识”可能指的是有能力或理解力。 - “驰驱”意为快速行动或驾驶,可能指在官场上的忙碌。 - “尺五天”字面上理解为“一尺五天”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棘闱夜寂寂,凉月秋涓涓。 注释:棘闱,指科举考场,这里特指贡院。夜寂寂,寂静无声。凉月秋涓涓,明亮的月光如细水般流淌。 赏析:诗人在夜晚走进贡院,感受到一种肃穆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感受到了月亮的明亮与清澈。这种感受可能让他更加期待即将到来的考试。 2. 影动三千界,光盈二八前。 注释:三千界,指三千个世界或三千个领域。光盈二八前,指月光照亮了前方的二八(即二十八宿)
登文游台 郭野苍茫合,湖山隐映开。 永怀千古杰,遥上四贤台。 绕壁看题句,临风数举杯。 醉归明烛夜,金炬愧非才。 注释: - 郭野苍茫合:形容视野广阔,景色苍茫。 - 湖山隐映开:形容湖水与山峦相互辉映,景色优美。 - 永怀千古杰:指永远怀念那些杰出的人物。 - 遥上四贤台:指的是登上高高的台子,俯瞰四周的景色。 - 绕壁看题句:在墙壁上寻找诗句。 - 临风数举杯:面对风吹酒香,举起酒杯品尝。
【解析】 此诗写中秋之景,以月下赏玩为题,全篇以“明河”为主调,描写了秋夜月光下的各种景物和人的动作。 【答案】 译文: 爽籁声声,秋风呼啸而来;明月皎洁,银河澄澈明亮。只有你一个人欣赏这美好的秋光,而古人却有千千万万的人观赏月亮、吟诗。 月光像战场上的战鼓一样响亮,笙歌宛转悠扬。有人正在桐树影下,笑着向天上的嫦娥发问。 赏析:“爽籁金飙发,明河玉辇过。”两句是说,秋风萧飒吹拂着大地
【注释】 淑景:美好的时光,指新年。开元旦:开始新一年的第一天。祥光:吉祥的光辉。玉宸:指帝王所居之处。陛(bì)墀(chí):殿阶,台阶。千丈晓:形容台阶高耸入云。海宇:天下,全国。万年春:长久繁荣的春天。旧爱惟金鉴:只有金镜可以映出您的旧爱。孤忠:孤立无援的忠诚。棘臣:比喻有才能但遭忌的人。炉烟回合处:炉灶烟雾缭绕的地方,指朝廷。喜气正鲜新:喜庆的气氛十分新鲜。 【赏析】
诗句原文 丛木翳重岑,幽人在蒙𣿞。 译文 茂密的树木遮住了重重山峰,隐士在蒙眬中徜徉。 注释 - 丛木翳:形容草木茂盛,遮盖住了重重山峦。 - 重岑:多重的山峦,形容山势连绵。 - 蒙𣿞:这里指隐士在模糊不清的状态中悠然自得地行走或思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通过茂密的林木和连绵不断的山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画面。诗中的“蒙𣿞”一词,不仅传达出作者对这种朦胧
注释: 精力苦日短,乘闲强登眺。 精力消耗快,趁着空闲去登高远眺。 登山陟其顶,倚云发孤啸。 攀登到山顶,倚靠在云雾中发出孤独的啸声。 赏析: 首句“精力苦日短”中的“精力”指的是体力或者精神的力量,“苦日短”则形容这种力量消耗得非常快,时间过得很快。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和感慨。 次句“乘闲强登眺”中的“乘闲”可以理解为利用闲暇的时间,“强”则表示一种勉强的态度
【注释】 署:官署 兆:这里指南京。 蜀山:四川的山,这里指成都附近的高山。 吴阔:吴地宽阔。 陋巷:指贫穷的地方,简陋的居所。 时方乐:时时欢乐。 过门:指经过门。 兰刹:佛教语,指佛寺。联床:并排而坐,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京官署任职期间,偶然回忆起与章斗阳的友谊,感慨万千之作。全诗以“访喜庵偶忆章斗阳”为引子,然后逐一描绘了章斗阳的形象和他们的友情
逐句释义: 1. 兀石宽且平,识哉此谈经。 - “兀石”可能是指突兀的岩石。 - “宽且平”形容石头宽阔而平坦。 - “识哉”意味着明白,知晓。 - “此”指的是此处或这里。 - “谈经”指谈论佛教经典或教义。 2. 默识浑无语,千原春草生。 - “默识”意为默默记住,无声地记下。 - “浑无语”表示没有用言语表达。 - “千原”形容广阔的原野。 - “春草生”描绘了春天草地生长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