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之
【注释】: 1、项园即事:在项园的即兴诗。 2、飞花尽:落花已尽,春归了。 3、幽林亦自香:幽深的树林也自有其芬芳。 4、闲来看新水:闲暇时欣赏清冽的新水。 5、独立又斜阳:独自站立观赏斜阳。 6、檐角鸟鸣霁:雨过天晴,鸟儿在屋檐上欢叫。 7、树根鱼就凉:鱼儿在水中寻找清凉之处。 8、游事极相妨:游赏的事情被风雨所妨碍。 【翻译】: 春天时节,飘零的花瓣都落尽了,但那幽深的树林里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然后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最后还要把握诗人的情感。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此景写不尽,此怀谁与俱。”意思是:这风景无法用文字完全描绘出来,我的心境又有谁来共同品味呢?表达了诗人对美景难以尽述,内心无人共享的无奈和惆怅之情。颔联“月来林影碎,云去石头孤”的意思是:月亮升起,树林的影子被打碎;云彩消散,石头显得孤独无依
碧鸡草堂呈刘后村 斯文海内声名阔,犹是乾淳一脉馀。 须信昌黎曾得谤,可怜太史未成书。 碧鸡有地吟诗老,金马无心待诏初。 甚欲见君三十载,春风今时侍巾车。 注释: 1. 斯文:这里指文人墨客的才华。 2. 乾淳:指北宋的真宗、仁宗时期,当时文化繁荣,被称为“乾淳之治”。 3. 昌黎:即唐代文学家韩愈,因曾遭人诽谤,被贬谪为潮州刺史。 4. 太史:古代官名,负责记录国家大事。 5. 碧鸡:地名
【注释】 稽村:即稽山。唐时有稽亭。稽,地名,在今浙江上虞县南稽山之东。《全唐诗》中无此诗题,当为后人误录。 “雪后”二句:意思是大雪之后,人更加健壮了。“贪幽”,贪恋山林的清幽。爱路生,喜爱山中小路。 “群儿”三句:指一群孩子坐在树上烧叶取暖。坐,坐着。一鸟,指一只小鸟。啄冰行,形容小鸟在冰上行走。 “山色”二句:意思是虽然晴日里的山水景色很美丽。但仍然显得惨淡。“梅谢荣”,比喻梅花落花谢了
【注】 废墓:指被废弃不用的墓地。 山水不改色:指山还是山,水还是水,颜色不变。 残碑空藓衣:指墓碑被苔藓覆盖。 多年翁仲在:指许多年过去了,但石人(守卫陵墓的士兵)依然存在。 寒食子孙稀:指寒食节期间,祭祀的人很少。 魈鬼时凭树:指山林中的鬼魅时常依附树木。 虞人夜伏机:指古代掌管火葬的官吏夜间巡视。 悲凉眼前事:指眼前的景色令人悲伤。 火葬未全非:指火葬虽然有其道理,但并非完全正确。
注释:郊野的水面与天际连成一片,孤舟在湖面上闲游了一整天。一定会有风雨过去,渡过这湖面应该不是难事。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小诗。首句“野水连天阔”,点明了诗人所在的地方是郊外,视野开阔,湖水浩瀚无涯;次句“孤舟尽日闲”,写诗人在湖上泛舟的情景,他整天都无所事事地在湖上闲游,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心态。三、四两句,“会须风雨过,一济谅非难”是说,只要遇到风雨过去,就能顺利渡过湖面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写冬日的寒夜生活。首联点明时间,“筋力已非旧,逢寒亦自怜”,写出了诗人因年老体衰而感到寒冷和孤独,颔联写诗人与妻子在灯前交谈,颈联描绘妻子为诗人添新絮的情景,尾联写诗人在茶瓯里煮着细泉,春意盎然。 【解答】 诗句译文:筋骨已经衰老,遇到寒冷也感到悲凉。风吹霜打在窗外,妻子对着灯前说话。床上铺上新的被子,茶杯里煮着细泉水。虽然只有方寸之地,但春天的气息让人陶然。 赏析:
君去无还期,妾思无已时。 军中无女子,谁为补征衣。 或传云中危,夫死贤王围。 恐伤老姑心,有泪不敢垂。
秋风蟋蟀床下鸣,茅茨耿耿秋灯明。 老夫掩卷发深喟,起视河汉初参横。 世人饮食几知味,眼底古今复泾渭。 藩篱是笔屋是书,风叶尘埃力空费。 六籍在天日月存,我亦收拾还本根。 此事儿辈未可论,纷纷场屋争作元
秋风惨欲割,秋月明不发。 谁令声名高,竟使寿命折。 往年失四灵,诗道微一发。 缟素革织组,宫徵节乱聒。 力排唐末陋,意与风雅轧。 清庙不待陈,黄壤讵能没。 新篇今寂寞,故墨慎无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