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旭
诗句释义 1. 露筋祠:这是一个地名,通常指的是供奉着某种神祗的庙宇。这里的“露”可能意味着该庙宇位于山野或者较为偏远的地方。 2. 篝火:在户外或旷野中点燃的火焰,用于照明和取暖。 3. 深宵:深夜,通常指的是夜晚的较晚时分。 4. 叩庙门:敲门询问是否进入。 5. 拜瞻:恭敬地观看或瞻仰。 6. 环佩:古代贵族或官员佩戴的一种饰品,通常由玉或其他宝石制成,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
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 其二 【注释】 加减多君问短长,闲人心力倦论量。 要知县巷胭脂色,便是江南时世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一封信中的一段。诗中描绘了江南女子化妆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共两联: 首联“加减多君问短长,闲人心力倦论量”,意思是说,朋友你问我关于长短的问题,我闲着无事也懒得去讨论。这里用“加减”比喻讨论问题,表示自己不想参与其中
【注释】绝句三首:唐代诗人杜甫所写,共三首。其三:第一句是诗题序,第二句是第一句的补充说明,第三句是第二句的具体描写。胡床:古代一种轻便的坐具。素髻(jì):指妇女束发而插簪子的发式。翛然:闲适的样子。渠:他。名驹子:骏马的美称。骎(qīn)骎(qiān):形容迅速前进的样子。 【译文】大谢风流举世闻名,胡床素发悠然自得。看他那骏马美如玉骢,已经比老辈更加矫健雄健。
《拔可言某寺有鹤又有腊梅荒城得此足珍也》是清代诗人林旭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诗句原文与翻译 1. 寒洲春至还归去 - 注释:寒冷的岛屿春天来临,我又回到这里。 - 译文:在寒冷的岛屿上,随着春天的到来,我回到了这里。 2. 只供僧房岁晚天 - 注释:只为僧房提供岁末的安宁。 - 译文:只为僧房提供岁末的宁静。 3. 一树婆娑原不醉 - 注释:一棵树摇曳多姿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贬谪黔中时期。“坡陀回伏车轮侧,田水清深树色蓝”是说在高昌路上,看到车子的轮子被坡陀(山坡)挡住了视线,车行缓慢;田里的水很深,树木颜色很蓝。这是一幅静谧的画面。“忽忆天津二月道,说他风景似江南”是说自己忽然想起了天津二月的风景,觉得那里的风景如同江南一般美丽。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来突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 【答案】 诗句释义:“所居往高昌庙路”是说诗人居住的地方离高昌寺的路不远
注释: 自怜蚓语与蝉嘶,百首烦人为整齐。 这两句诗是说自己在整理诗歌时,觉得蚯蚓的鸣叫和蝉儿的叫声都很美,但因为要为它们编排顺序,所以有些烦恼。 不畏仙官来摄取,夜深疑有树精啼。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整理工作的自信和从容。他不怕仙官来审查他的工作,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工作是公正而严谨的。同时,他也不相信夜晚会有树精来打扰他的工作,因为这不符合他的职业道德。 赏析:
【注释】 压:压着,覆盖。黄茅:黄色的茅草。浑(hùn):浑浊,指水不流动。 分饷:分享食物。饷,通“飨”。 断后魂:断绝了后嗣,意即断了后代。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腊月里闭门读书,因雪压黄茅淮水浑,废诗一月寂关门,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中的“压”、“浑”两个动词,将诗人所处环境的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大雪纷飞的腊月之中,感受到那寒冷、压抑的氛围。
注释: 柳屏在宁波度其必过此得书已归太仓矣因寄 其一 随俗蹉跎会面违,坐才奔走寄声稀。 徒劳设伏遮归路,不觉平明敌溃围。 翻译: 柳屏在宁波度过其必经过此地得到书信已经回到太仓了因此寄出这首诗 第一、二句写自己与柳屏的会面被耽搁,由于忙于奔走,无法及时寄送书信。第三、四句写自己为柳屏设下埋伏,希望可以阻止敌人的进攻,但敌人却毫无察觉地溃散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的一首赠诗。这首诗通过描绘昆曲的衰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担忧和忧虑之情。 诗句释义: 1. 喜赠拔可:我很高兴能与你分享我对昆曲的看法和见解。 2. 昆弋名辈今已稀:昆曲名家如今已经很少。 3. 秦腔三十年来尚:秦腔在三十年来依然流行。 4. 高弦急板声犹悲:高亢激昂的琴弦和急促的鼓点仍然让人感伤。 5. 吹律微畏北风嗈:吹奏的旋律微微颤抖
注释: 1. 踞觚寂寂先生老,啮指由来巧有馀。 - 踞觚:坐在觚形的座位上。形容一个人安坐不动。 - 嚼指:古人常用手指咬东西以示思考之状。 - 先生老:这里指的是冯庵(作者)对冯公(冯姓之人)的敬意。 - 啮:用牙齿咬。 - 由来:原来。 2. 能作千门万户者,不妨堂上拜公输。 - 千门万户:形容房屋众多,门楼高大。 - 堂上拜公输:在公输子(鲁班,古代著名的工匠和建筑师)的祠堂里参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