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承勋
我们来理解这首诗的整体意境:诗中描绘了河豚美味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 1. “食河豚”是这首诗的开头一句。在这里,“君不见楚王渡江萍如日,剖而食之甜似蜜。”通过楚王渡江时看见浮萍如同太阳一般美丽的景象,用比喻的方式将河豚肉比作美味的食物。同时,“河鲀本自食杨花,花结浮萍萍结实。”则进一步解释了河豚的美味来源,即河豚本身就能食用。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描述,突出了河豚的美味
诗句解析与赏析: 1. “青云紫陌不相违” - 关键词: 青云、紫陌 - 注释: 指官场中的高升之路,青云象征高官显贵。紫陌则可能指京城的大街。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官员在官场中的晋升道路,不因私情而有所偏颇。 2. “四海如公省见稀” - 关键词: 四海、公、省见 - 注释: 四海,指全国;如公,公正无私;省见,见面的机会稀少。 - 赏析: 表达了官员在处理公事时公正无私的态度
题县圃蕴辉亭 瓦砾频年积,锄耰十辈功。 旋移低地碧,颇杂亚枝红。 对酒逢寒食,凭栏接暖风。 墙悭天自阔,堪送北飞鸿。 注释: - 瓦砾(wǎ lì):这里指被岁月侵蚀的瓦片和石块。 - 频年积:多年累积的意思。 - 锄耰(chú zhōu):锄头和犁,都是农耕工具。 - 耕(gēng):耕种。 - 耕耨(nòu):耕种除草。 - 旋移:随即移动。 - 对酒逢寒食:在寒食节时,人们会喝酒庆祝
这首诗是诗人在度门寺游览时,看到寺庙周围的环境以及自己与古人的对比后所创作的。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才入度门寺,先观觉范诗。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刚到度门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觉范写的诗。这里的“度门寺”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寺庙,而“觉范”则可能是诗人对一位古代文学家的尊称或者名字。 - 昔人吟不尽,今日到方知。 这是诗人感慨自己今天才真正了解过去人们对于诗歌的热爱和执着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下面是逐句解释: 一、谁家解祟吐千瓶,丹墨交辉走百灵。 - 注释:谁家的龙舟能够解除邪恶,吐出一千瓶的丹药,让龙舟和参赛者都沐浴在丹色中。 - 赏析:这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龙舟在端午赛龙舟活动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以及人们对其的期望和信任。 二、尽使蛙蛇归药笼,又缠萧艾作人形。 - 注释:所有的蛙蛇都被放回药笼中,而人们则用萧艾制作成人形。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包含一个关键词,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夜爇松脂火,朝焚柏子香。 - "夜爇松脂火":晚上点燃松枝作为火焰,以驱赶寒冷;在古代,松枝燃烧时能产生香气,有助于保暖。 - "朝焚柏子香":早晨烧柏树枝上的香来驱除蚊虫。 2. 举家来万寿,佳节遇重阳。 - "举家": 全家人;"来万寿":来到万寿节(即重阳节)。万寿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注释: 杜宇(传说中蜀国国王):相传为蜀王杜宇之子,死后化为杜鹃鸟,春时鸣声凄切。 四海常为客:四海,指天下;为客,是说四处飘泊。 三春却倦游:三春,指春季三个月;倦游,是说厌倦了出游。 能飞归不得:能飞,指能飞回故乡,但归不得。 虽去有何求:虽然离开了故乡,但没有什么可追求的。 故国千年恨:故国,指的是故乡;千年之恨,是指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和怀念之情。 行人万里愁:行人,指的是在外漂泊的人
才入度门寺,先观觉范诗。 昔人吟不尽,今日到方知。 地僻寒来早,高山月上迟。 池边老修竹,曾映董生帏。
夜爇松脂火,朝焚柏子香。 举家来万寿,佳节遇重阳。 雨止云穿日,风高天欲霜。 吾庐篱下菊,应怪未还乡。
四海常为客,三春却倦游。 能飞归不得,虽去有何求。 故国千年恨,行人万里愁。 年来风过耳,无泪与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