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吕
诗句:一丘一壑吾臭味,真是真非孰有无。 译文:在山丘和山谷中,我找到了与世无争的趣味。对于是与非的问题,谁能说得清呢? 关键词解释: 1. 一丘一壑:指的是自然界中的一座小山和一片山谷,象征着诗人寻找到的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2. 真:这里指真实、真理或真相。 3. 无:表示否定或不存在。 4. 归钓:指回到湖边钓鱼的动作,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释义】 (1)穷耽世味不期骄:耽,贪恋。穷耽,深为名利所诱惑;不期骄,不想追求富贵。 (2)安得羹墙暂见尧:羹墙,指权贵的权势;尧,传说中古代圣明君王。 (3)未到闻韶饱三月:未到,没有到达;闻韶,听乐;饱三月,听了三个月的音乐。 (4)且求陋巷乐箪瓢:陋巷,简陋贫苦的居所;箪瓢,形容贫穷。 【注释】 澹轩:诗人的字。 “穷耽世味不期骄”:深为名利所诱惑,并不想追求富贵; “安得羹墙暂见尧”
【注释】: 1. 可怪乡风最不情:可怪,可怪罪。乡风,这里指家乡的风俗。不情,不合情理。 2. 生儿不举世相仍:生儿,生下的儿子。世,世间,人世间。相仍,相沿,相袭,相因。 3. 自从节省归新历:节省,节省开支,节约费用。新历,新的日历。 4. 添得王民几万丁:王民,指平民百姓。丁,旧时对人的称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担任县令期间所作,反映了他治理地方、关心民生的政绩
注释:我常常喜爱山间古老的乔松,它栖息在烟雾缭绕、风雨交加的环境中,盘绕成蛟龙的形状。道士所喜爱的松树,与我所爱的有些相似,因此我来此地聆听松涛之声。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爱”字为线索,描绘了老松的苍劲挺拔、傲雪斗霜的姿态,表现了松树的高洁品格和不畏恶劣环境的坚强意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高远清奇,是历来传诵的名篇
注释:鄂渚刚刚来到,就救火,富沙拯溺,济饥民,从容地妙得调元手,好转洪钧拱帝宸。 赏析:此诗是诗人为代人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在鄂渚(今湖北省武昌)刚来的诗人便救火、拯溺、济饥民,表现出诗人的勇敢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后两句写诗人善于调和阴阳,转危为安,得到皇帝赏识。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江左的风流久已享有盛名,文章成章掷地有声如金。清新俊逸难与之相比,若比前贤更显老成。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诗人以江左风流自比,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首句“江左风流久擅名”,表明了自己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才华和成就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被人们所广泛赞誉和传颂。第二句“成章掷地作金声”,则进一步展示了自己的文才,如同金石般坚硬,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第三句“清新俊逸俱难及”
注释:四季轮回,春夏秋冬更替,不要让无尽的忧虑压垮你。 不要放松鼻绳,否则镜中的人会失去原有的容貌。 赏析:这首诗以“春复冬”和“穷愁蹙两峰”作为开头,寓意了人生的苦与乐,喜与忧是相互交织的。而“牢掣鼻绳休放却”则是一种人生态度,告诫我们要有恒心、毅力,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就放弃自己。最后一句则是一种人生哲学,告诉我们要乐观向上,笑对人生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斜入茅檐如有恨:斜斜地进入茅屋檐下似乎带着几分遗憾。这里的“斜入”描绘了诗人行走的姿态,而“有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或不满。 2. 高情每赖吟题遣:高尚的情感常常借助诗歌来表达和缓解。这里的“高情”指的是高尚的情感或志向,而“吟题遣”则表示通过诗歌来抒发和排解这些情感。 3. 要知调鼎会有时:要明白在适当的时机,如调火般掌握生活的节奏和方向
【解析】 此诗写诗人对侄儿的教诲与期望,表达了自己对侄儿的期望和要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全诗语言质朴通俗,直白晓畅。 “纷纷世态利为言”,世态,指世俗人情。言,是说。这句意思是:纷繁复杂的世间,都是以名利作为话题,人们对此津津乐道。 “此道谁人识正传”:这道理,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正传,这里指正确的道路。 “为己为人宜两尽”,“为己”意为为自己考虑,“为人”意为为别人着想。两句的意思是
注释:欣喜你懂得结交良朋,诗情游戏志向高远;更烦为我讲述开垦三径的艰辛,怎能没有几人来往。 赏析:这首诗是送别侄儿时所写的五首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对侄儿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希望他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在送别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侄儿的期望和祝福。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情感真挚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