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吕
【注释】: 怅怀往事我何知,作兴重来触绪非。 无地可畦家十口,萧然相对欲谁归。 怅怀往事我何知,作兴重来触绪非。 指过去的事情我不知道,现在又来到这里触动了旧愁。 无地可畦家十口,萧然相对欲谁归。 没有田地可以种菜,家中只有我和妻子两个人,面对萧条的景色,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赏析】: 此诗前两联为第一层意思,第三、四句为第二层意思,第五、六句为第三层意思,最后两句又回到第一层的意思,是层层相叠
注释: 碧玉般清澈的缝隙中,隐藏着仙家洞府。水晶般的无底深处,涵纳着烟雨蒙蒙。 我好想把它滋润天下,灌溉恩泽,岂止是数千亩农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石井”的赞颂。诗中的“石井”,指的是铅山石井,也就是作者在游历此地时所见的一处风景名胜。石井之美,首先体现在它的天然奇观上。诗人以“碧玉罅中仙洞府”来形容石井的幽深与神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石井的壮丽景色。接着
注释: 1. 辨义丰老人师傅闻疑大干事迹:指辨别义丰老人师傅所听疑的隋朝灭亡之事。辨,辨别。义丰老人,即《旧唐书》卷一五九中《李密传》记载的李氏家族中一个名叫李密的人。隋炀帝末年,李密曾为瓦岗军首领,后归降唐朝。大乾事迹,即指隋王朝覆灭之事。 2. 义宁欲末隋鼎迁:指李密想推翻隋朝政权。义宁,隋朝末年的一个年号。末,动词,结束的意思。隋鼎(wǔ dǐng),指隋朝的国运
【注释】 次芜徽明诸公韵三首 其二:次,跟随。芜徽明,即唐玄宗李隆基。诸公,指当时文人名士。 未许酴醾浪得香,殿春时出一枝芳:酴醾(tú mín),一种花名,也叫做“屠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不愿意像酴醾那样虚有其表,只是白白地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而要在春天里,开出一枝美丽的花朵,独自展示自己的美丽风采。 从他百卉随风舞,独立晴天试艳妆:百卉,指各种花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注释】 伏承(fúchéng):恭敬地接受。伯丈人:指诗人的朋友,伯父。待制侍郎:指官名,即“翰林学士”。九重:皇帝居住的宫室,这里借指皇宫。涣号:即“涣号”,皇帝授予的称号。三聘鼎来:指多次受到皇帝的征召和礼聘。促装:急忙准备行装。戒道:告诫、嘱托道路。即膺爰立:即受天命而登位。谨吟成送行诗五绝句:谨慎地吟咏而成一首送别诗。缮写:修饰、抄写成文。拜呈:敬辞,表示恭敬地赠送。其四
诗句:镜中已失旧时容,懒问春来白与红。 译文:镜子中的我已经失去了以前的容貌,懒得去问春天来时是白还是红。 注释:本诗通过描写诗人对过去形象的怀念和当前状态的无奈,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感。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意象,如“镜中”暗示了自我反省,而“懒问春来白与红”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
注释:朱少南,字君实,号少城,明末诗人。 精到:精通细致。 古人趣:古代人的乐趣。 踏遍东南:走遍了江南一带。 应诏:被征召入京。 非乏材:并不是缺少才能的人。 预烦:预先麻烦。 拈出:挑选出来。 栋梁具:指国家所需要的有才干的人才。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诗。首句点明了朱君与古人一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且已经走遍了东南各地,名声显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次句则表明朱君现在虽然被朝廷征召入京
在宋代诗人李吕的笔下,《代人上建守四首 其一》描绘了一位地方官的卓越政绩与深远影响。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1. 潜藩雄镇七闽头:这里的“潜藩”指的是隐秘而强盛的藩镇,意指某位地方官员控制或统治着七闽地区(通常指的是福建省一带)。“雄镇”则意味着这位官员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就像是一个强有力的镇守者一样。 2. 亲睹贤侯利泽周:这里的“贤侯”是对地方官员的尊称,意为他是一位贤能的领导者
注释: 黄云:指春天的景色,因为黄色的云彩象征着春天。 看即变成秋:意思是说不久以后,春景就会变成秋天的景象。 余寒:春末的寒意。 犹:仍然。 遨头:游山玩水的意思,这里指的是游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游览浣花溪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对政治上的失意和无奈之情
【释义】 (1)穷耽世味不期骄:耽,贪恋。穷耽,深为名利所诱惑;不期骄,不想追求富贵。 (2)安得羹墙暂见尧:羹墙,指权贵的权势;尧,传说中古代圣明君王。 (3)未到闻韶饱三月:未到,没有到达;闻韶,听乐;饱三月,听了三个月的音乐。 (4)且求陋巷乐箪瓢:陋巷,简陋贫苦的居所;箪瓢,形容贫穷。 【注释】 澹轩:诗人的字。 “穷耽世味不期骄”:深为名利所诱惑,并不想追求富贵; “安得羹墙暂见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