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吕
这首诗是《贞妇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全诗共八句,内容如下: 贞妇 婉彼邹氏女,其父尝籍兵。 嫁作耕夫妻,妇道以勤称。 厥夫惰农业,居肆寄郊坰。 薪爨不时给,贮粟未满瓶。 行年三十馀,脸白两鬓青。 谁家马上郎,一见愿目成。 留连不忍去,斜红挂日钲。 携篮夫偶出,次第陈私情。 示以箧中金,持赠固不轻。 正色叱走之,郎马不及乘。 未几老狂生,襆被问宿程。 百计稍与语,酌酒欲同倾。 窗前理残麻
读太白集 吾宗老太白,俊逸自幼年。 学成喜任侠,长剑辞三川。 无心驯鸟雀,急义散金钱。 曳裾半天下,所至惊四筵。 笔阵扫强敌,诗情快涌泉。 一朝见贺监,荐鹗君王前。 金马得供奉,酒徒同醉眠。 从驾方连召,扶头得十篇。 奴视高力士,风期鲁仲连。 青蝇工点玉,锦袍棹回船。 自谓天地臣,浪称平地仙。 志大虽难掩,身危幸保全。 江陵欲难作,彭泽见几先。 仍喜宫词句,浑如讽谏篇。 至今读青史,终始无间然。
这首诗的内容是关于改过自新的主题,颜子追求高尚,改过不待形。子路虽未及,有闻思欲行。庸人过莫知,心目任盲腾。纵复觉其然,如醉不愿醒。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改过 颜子(颜回)追求高尚,改过不待形。 这是在赞美颜回的品质,他追求高尚的品质,而不会等待时机来改正自己的错误。 子路虽未及,有闻思欲行。 子路虽然还没有达到颜回的水平,但是他听到后有想法并愿意去实施。 庸人过莫知
耸玉亭 昔我隐居东,有圃废不入。 耸翠亭,高耸直如玉,亭名取自其挺拔如玉的姿态。 平生爱竹心,要与共晨夕。 我一生喜爱竹子,希望与它相伴直到日落。 种之三二年,小笋生𧥄𧥄。 经过三年两载,小笋逐渐长成。 历岁既云久,盘根日以辟。 历经岁月,根系逐渐扩张。 环植数百挺,大者欲盈尺。 周围种植的数百株竹子,大的已经达到一尺左右。 直节势昂霄,莹润如玉立。 竹子的直干高耸入云
丙辰年夏季和周朝宰的对话 爱公的北堂幽静,背倚城墙出尘世。 登上高处揽尽万物,气度从容自得泰然。 目光投向孤独归鸿,道义存在不在腰间带。 山峦含着清晖,何况还汇聚了众会。 隔岸列着高大松树,亭亭如车盖般挺拔。 云过矫健的虬龙,风吹来听竽籁声。 在这里可以省悟并留连,饥饿百姓才有依靠。 注释: - 丙辰年:这里指的是诗人在丙辰年(1766年)所作的诗。 - 北堂
【注释】 贞妇:指那些守节不屈的妇女。 何况(fǒu):何况……呢,表示递进。 抱贫苦:忍受贫困和艰苦。 屹(yì):坚定,矗立不动。 长城:这里比喻坚守节操。 后世迹其事:后代的人们记下了这件事。 足媲(pí):足以媲美,相当。 谁秉董狐笔:是谁执笔记录了这件事呢? 大书播馀馨:用大字记载并传播这些美德。余馨:芳香的余味,引申为美德的传承。 【赏析】 这首诗是赞扬一个女子守节不屈的精神品质的
题丛碧亭 主人厌尘俗,不使居无竹。 诗翁爱诗史,咏歌长不足。 箨龙遍山园,嘉名榜华屋。 何当乘逸兴,倚栏听戛玉。 注释:丛碧亭的主人厌倦了尘世的繁华,不想让他在没有竹子的地方居住。喜欢写诗的人热爱诗歌的历史,但常常觉得吟咏赞美的歌声不够。山上到处都是竹笋,这名字很美,被刻在华丽的房屋上。什么时候才能乘着悠闲的心情,靠在栏杆上聆听清脆悦耳的玉器声?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参观完丛碧亭后有感而发的作品
诗句:上天一何惨,盛夏忽霜飞。 翻译:天空中为何这么凄惨,盛夏时节突然降下了寒霜。 注释:“何”是“为什么”的意思;“惨”是“凄凉、悲哀”的意思;“霜飞”是指霜花在空中飞舞的景象。整句诗描绘了天空中突然降下寒霜的奇特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震惊和感慨。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天空的寒冷与人间的炎热,表达了诗人对天地变化无常的感叹和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诗人用“惨”和“霜飞”这两个词语
胡程寺二首 其二是: 忽然见到辛勤的父亲,儿女跪拜在我面前。 低头不敢祝寿词,实乃父亲天之骄子。 东南西北去,日月时序迁逝。 目送乌江畔,高坟锁住暝烟。 注释: 忽逢:忽然见到。劬劳:辛劳,辛苦。旦:早上,早晨。儿女:指子女,子女们。拜我前:在父母面前。低头勿颂寿:不要抬头祝福长寿。即:你。乃公实不天:你的才能实在是非凡的。乃:就是,表强调。公:你,代指儿子。实:实在。不:表否定。天:非凡
注释: 碧玉般清澈的缝隙中,隐藏着仙家洞府。水晶般的无底深处,涵纳着烟雨蒙蒙。 我好想把它滋润天下,灌溉恩泽,岂止是数千亩农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石井”的赞颂。诗中的“石井”,指的是铅山石井,也就是作者在游历此地时所见的一处风景名胜。石井之美,首先体现在它的天然奇观上。诗人以“碧玉罅中仙洞府”来形容石井的幽深与神秘,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石井的壮丽景色。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