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吕
注释: 贱子:我,谦称自己 甘藏拙:心甘情愿地隐藏自己的才能 无心学草玄:无意研究《草玄》(指道家的《老子》)之类的深奥学问 多坎壈:遇到许多困难 不是乐盘旋:不喜好盘结纠缠 赏析: 此诗是诗人自谦之作,表达了他愿意隐居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的愿望。诗中用“贱子”自称,显得谦逊有礼;“甘藏拙,无心学草玄”,表达了他不愿涉足仕途、追求名利的决心和态度;“自然多坎壈,不是乐盘旋”
【注释】 巢云:筑巢在云中。 幽栖寄山隈:隐居在山边。山隈,山边。 欣赏亦何有:欣赏这美景又有什么。 许:允许,许可。 纷然:纷纷的样子。 牖(yǒu):窗子。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深的山林图。全诗意境优美,清新脱俗,给人以静谧、恬淡之感。 首句“幽栖寄山隈”,描写的是诗人隐逸于自然之中,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诗人选择了“山隈”这一地点来作为自己的隐居之所
这首诗是黄端明在寿诗中对玄孙的赞颂之词,以“伫期三入后一品”为韵。 我们逐句解析: 1. “器识谁能及” - 这句的意思是说,有谁能够比得上某人的才智和见识呢? 2. “功名自有期” - 这句话表明,个人的功名和地位是注定的,不是人为所能控制的。 3. “一朝闻正论” - 这里指的是听到了正直的言论或观点。 4. “亲切在彤墀” - 彤墀通常指宫廷或皇宫内的颜色
【注释】黄端明:即黄裳,字次公,南宋诗人。寿诗:祝寿的诗歌。伫期:期待,期望。三入后一品:三次进入高级官员之列。玄孙:玄孙,即玄孙辈,指后代子孙。 【赏析】这首诗是黄裳为他的曾祖父撰写的一篇祝寿诗。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人比作天仙,以山岳为喻,表达了对曾祖父的敬仰和祝福之情
【释义】 仗节:持符节,指出使;朔庭:北方边境。回到北方边境,向皇帝建议光明正大。 何人敢轻袭:谁敢轻易袭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作者通过描绘边疆景象和戍边将士的英勇形象,表达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和保卫边疆的决心。诗中通过对边关风光、将士风采和战争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边疆风光画卷。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注释】 上黄:官名,中书省长官。端明:官名,翰林学士院学士。寿诗:祝寿的诗篇。伫期:等待。三入后一品:三次升迁,位列一品。玄孙:指作者的儿子。 【赏析】 《上黄端明寿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时作者任中书舍人。当时王安石变法,推行新法,打击了大官僚贵族势力,因而受到他们的反对。作者在这首诗里,对黄庭坚的遭遇表示同情。诗中说:“我独知德厚。”表明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感到惋惜
【注释】 摛(chī):铺陈,引申为修饰。气:指文辞的气势;理:指文辞的条理。韶頀(yì):大舜的音乐,比喻美好的声音。葩(pā):花朵。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在题画诗中描绘了画面上所绘人物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与人物的关系。 首句“文友”,是说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是诗人心目中的朋友。第二句“摛辞气为主”,是说画家所描绘的是诗人心目中的朋友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所表现的则是诗人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情感
注释: 英声:指英明的声望。寰海:指整个世界。玄孙:指诗人的儿子,这里暗用“玄孙”指代儿子。 赏析: 《题黄端明寿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赞美了黄端明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干。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深远,既赞黄端的高洁,又抒己志,表达了作者对黄端明的敬仰之情
【注释】: 1. 橘香亭二首:即《橘香亭二首》。 2. 花落飘碎琼:指菊花凋零后,花瓣飘落如碎玉。 3. 果熟染黄蜡:指橘子成熟后,果实被染成黄色,像黄蜡一样。 4. 张君鼻观间:指张君的嗅觉感受。 5. 莫著兰麝杂:不要混杂着兰花和麝香的气味。 【译文】: 菊花凋零后花瓣飘落如碎玉,橘子成熟时果实染上黄蜡般色彩。 张君的鼻子闻到了这香气,千万别让它混杂着兰花和麝香的气味。 【赏析】:
【注释】 “同参”指一同修习禅法的人。 “切忌随他转”是说修行者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要随波逐流。 “若向句中寻”是指如果去探求禅宗公案。 “相逢不识面”,意即在禅宗公案的探求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高深莫测的问题,使得修行者无法直接理解,从而与禅师相见却不知道对方是谁。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修行者的心境和行为,表达了禅宗对于修行者的要求。首两句告诫修行者不要随波逐流,要有坚定的信念;第三句则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