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许
注释: 闻道溪桥涩欲干,黄昏缟袂不禁寒:听说溪边的桥因为雨水变得又滑又湿。天色已晚,我只好披上白色的衣襟,抵御寒冷。 爱之不见空搔首,玉立亭亭可得干:我思念的人却看不见,只能空自挠头。她亭亭玉立,可我却得不到她的一丝关怀。 赏析: 《闻道溪桥涩欲干,黄昏缟袂不禁寒》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的一首七绝诗。此诗写一位女子在雨中行走时的苦闷和惆怅。 “闻道溪桥涩欲干”,诗人从对面落笔,由对方着想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一冬已放酒杯乾”是说诗人在冬日里已经喝光了酒杯里的酒,意即冬天已到尽头。第二句“三复名章敌露寒”是说他反复诵读着名文,抵御着寒冷的天气。第三句“着我瑶林琼树里”意思是说我将在那瑶林琼树之中。第四句“何须初雪画江干”意思是说不必等到初雪飘落时,才去观赏那江上雪景。 全诗的意思是:冬天已到尽头,我喝得尽兴,再和你们饮酒作别了;我已经反复地读着那些名文,抵御着寒冷的天气
注释: 清:清爽、清新。 翛翛:形容风势很大的样子。 竹色蘸清尊:指酒的色泽与竹子的颜色相映成趣,仿佛蘸在清酒瓶中。 阴风荡午暄:指凉爽的微风在中午时分吹拂着。 博得亲颜开一笑:使您开心地笑了。 博得:赢得。这里指得到。 亲颜:指父母或亲人的脸。 佳名:美好的名声。 须记寿星轩:一定要记住这美名。 须记:一定记得。 寿星轩:指长寿之星或寿星的居所。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饮酒的诗
注释:回忆起昨天在刘园一起喝花酒,虽然花卉繁多,但还未完全开放。芳郊各处都适合游玩,现在正是特别安排来此相聚的好时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人回忆了和友人在刘园共饮花酒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通过描述芳郊处处可行乐的景象,也展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全诗语言简洁优美,富含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万生宁不念扶颠,涧壑今犹挽莫前。 过眼舜华开落几,功名好在鬓皤然。 接下来将深入赏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 万生宁不念扶颠: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万生"指的是众多的生命,"宁不念扶颠"意味着是否能够不去考虑那些颠沛流离的境遇。 - 涧壑今犹挽莫前:形容生活的艰难,"涧壑"比喻困境,"挽莫前"表示无法摆脱这种困境。 - 过眼舜华开落几:舜华象征着美好,这里指短暂的美好时光
注释:不要问那白鹤顶丹,只欣赏绿草新长。即使五老大笑,我也与师傅约定岁寒不凋。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字为题,意在表明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高洁人格的追求。首句写景,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秋日景色;第二句则以“空庭三尺绿”来比喻自己的心地纯洁,而“五老掀髯笑”,则是以古人自喻。第三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诗人以“我自与师盟岁寒”作为结语,表现了自己坚守节操的决心,也表达了自己与自然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中重要词语的意思,然后理解诗句的大意,最后理解全诗的内容及思想情感。本题中,“剑栈云深烂漫游”是第一句;“知非吾土且登楼”是第二句;“薰风十里陌堤上”是第三句;“打伴明当还益州”是第四句。 其一,“剑栈云深烂漫游”,意思是“剑阁一带山高路远
注释:踏着雪,轻轻地吟唱,分外清幽。蓝桥之下,寻找着云英的踪迹。客人来了,有什么可以供他娱乐玩赏的?只有竹叶新酿的玉糁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郡圃梅花盛开时的美好景象以及自己的心情。首句“踏雪微吟分外清”,写出了诗人踏雪寻梅的情态和心情,同时也描绘出了梅花盛开时的美好景象。第二句“蓝桥底处觅云英”,则写出了诗人在寻找云英的过程中的心情和感受。第三句“客来何物供娱玩”,则是说到了当客人来到时
注释:冰池中的梅花影子早春时分就出现了,转眼间枝头上已经挂满累累的花朵。烹饪可能没有好手,太羹的真味谁又知道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冰池中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诗人以“冰池媚影”开篇,形容梅花在冬末春初之际悄然绽放,犹如冰池中的倩影,美丽而神秘。接着,诗人通过“子着枝”这一生动形象,描绘了梅花繁花似锦、满枝头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最后两句,诗人感叹自己虽然技艺高超
【注释】 清:指清明。安舆:古代一种有盖的人力车。扶鹤骨:扶住鹤的骨架,比喻帮助老人或年高体弱的人。满意:心满意足。赏青春:欣赏青春美景。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清明佳节为背景,抓住清明时节特有的气候特点,通过“和风”、“酽日”等词的运用,生动地勾画了清明时节的特点。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珍视生命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