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槩
【注释】 越中:指越州,今浙江绍兴。五咏:指《越中五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碧树:青翠的树木。阴秾:浓密的样子。曲沼:弯曲的小水池。赏心:赏心悦目。东吴:指今天的江苏、浙江一带。兰亭:在今浙江绍兴西南,晋代王羲之与谢安等人在兰亭举行修臶会。晚:傍晚。西洛:指南朝宋都城建业(今南京)。烟光:雾气和光亮。梓泽: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芳茵:香草。风云流散苦无定:飘荡不定。阳池
鉴湖月夜行舟 湖光如鉴月如圭,月下湖中两桨飞。 鹤氅四垂冰骨爽,夜深疑自广寒归。 注释: 湖光如鉴:湖面像镜子一样明亮。 月如圭:月亮像玉圭一样明亮。 两桨飞:两只桨在湖面上快速划动。 鹤氅四垂:形容衣服飘逸如鹤翅膀。 冰骨爽:形容人像冰一样清冽。 夜深疑自广寒归:夜晚的月光如此明亮,让人怀疑是来自广寒宫(即月亮)。广寒宫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亮宫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
越中五咏 漠漠横塘一水通,霏霏轻蔼夕阳中。 吴娘晚唱穿菱叶,楚客春心托蕙丛。 烟外蒹葭闲倚路,波间舴艋半凌风。 江南景好游人去,二月大堤花艳红。 注释: 1. 漠漠横塘一水通:形容池塘水面宽阔,横贯东西。 2. 霏霏轻蔼夕阳中:指微雨或轻雾缭绕在夕阳的余晖之中。霏霏,小雨的样子;轻霭,轻云或雾气。 3. 吴娘晚唱穿菱叶:吴地的歌女晚上唱歌穿过菱叶。吴娘:古代对女子的美称;菱叶:菱草的叶子
诗句原文: 退之皆负志,作邑当年来此中。 谩道阳山是穷处,先生于道未尝穷。 翻译: 韩愈虽然背负着沉重的志向,但在这里建立了他的县治。 人们常说阳山是穷困的地方,但韩愈在他的仕途上从未感到穷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赞美了韩愈的伟大人格和不屈精神。诗人通过对韩愈的描绘,展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对理想追求的决心。《韩退之庙》是林概所作宋朝诗词,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越中五咏 越绝烟光隐翠微,兰亭春色送行衣。 风清汉相鸣樵径,台古任公落钓矶。 绣被歌残人竟远,桃花源静客忘归。 凭君莫上秦山望,千古骊宫对夕晖。 注释: 1. 越绝烟光隐翠微:越绝,指的是越地的风光。烟光,指烟云缭绕。翠微,形容山色青绿、美丽。这句诗描述了越地的山水风光在烟雾中显得朦胧而美丽。 2. 兰亭春色送行衣:兰亭,指的是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之一
注释: - 胜绝千岩地,清涵一水滨。 - 石泉寒绕涧,山木翠和春。 - 秀入壶中望,幽凝物外身。 - 贤侯足真赏,王谢有芳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首句“胜绝千岩地,清涵一水滨”,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这个地方的自然景色。千岩地指的是千座山峰环绕的地方,清涵一水滨则指的是清澈的河水在岸边流淌。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这个地方的自然风貌
剡郊野思 密树芳秾碧草齐,春华微度绿阴低。 溪连嵊水兴何尽,路接仙源人自迷。 落絮有情风上下,好花无语日东西。 故园桃李经年别,一望归心绕翠蹊。 译文: 在剡郊野中,繁茂的树木和芬芳的花朵与碧绿的草地相衬,春天的景象显得清新宜人。微风轻拂,轻轻摇曳着绿荫,仿佛在为大地披上一层绿色的纱衣。溪流与嵊水相连,流水潺潺,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往事。道路蜿蜒曲折,通向遥远的仙境,让人不禁迷失其中
注释: 何处骊驹杂楚歌,楚人归思托云萝。 河阳望竟妾心远,金谷别来郎恨多。 往事一春空物态,闲情千里旧风波。 归时莫听陇头水,肠断不禁年少何。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越中五咏·长干曲五首》中的第三首。全诗以“忆”字为线索,由“忆”引出“悲”,由“悲”引出“怨”,由“怨”引出“伤”。前四句通过写主人公的忆旧、悲、怨、伤,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怀
密树芳秾碧草齐,春华微度绿阴低。 溪连嵊水兴何尽,路接仙源人自迷。 落絮有情风上下,好花无语日东西。 故园桃李经年别,一望归心绕翠蹊
越绝烟光隐翠微,兰亭春色送行衣。 风清汉相鸣樵径,台古任公落钓矶。 绣被歌残人竟远,桃花源静客忘归。 凭君莫上秦山望,千古骊宫对夕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