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题干为“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根据要求概括出相关要点。“困来石上眠”“梦绕泉石闲”的意思是:困倦的时候在石头上小憩,梦魂萦绕着泉水、山石悠闲地徜徉。“山鬼”“山灵”指的是山神、山鬼。“按玉徽”指的是弹奏琴曲
注释:天空中霜花没有影子。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出塞》,其中“天山雪后海风寒”一句,被誉为千古奇绝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山山上的积雪融化了,海上也刮起了刺骨的寒风。这两句诗描绘出了边塞地区特有的自然风光和严酷的气候条件,表达了戍边将士在恶劣环境中的艰苦生活和坚定的意志。 天空中的霜没有影子,意味着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这个词语描绘出了天空的景象
【注释】:桃花凋落,杨花飘飞。飞过之后,就再没有可飞的了。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春景的小令,诗人以“飞”字为经,“杨花”、“桃花”为纬,勾勒出一幅春末夏初,百花凋谢的图景。全诗意境开阔,富有韵味
这首诗的译文是: 归云薄如雾,徐行江上山。 徘徊印松竹,轻风约之还。 悠然渡江去,馀影犹阑斑。 白鸟更自在,几点落远滩。 注释和赏析: 1. 归云薄如雾,徐行江上山。 - 归云,指云归山,表示云逐渐消散,接近地面。 - 薄如雾,形容云层轻薄,如同雾气一样。 - 徐行江上山,表示诗人缓步在江上的山路上行走。 -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兜率寺作 月色到江上,角声过山来。 山城半绿树,佳处仍楼台。 古屋翠微顶,疏檐宜晚开。 隐几月入座,山长潮信回。 译文: 月光映照江面,号角声从远处传来。 山城一半是绿树,美好的地方仍然有楼台。 古老的房屋耸立在山顶,稀疏的屋檐适合夜晚开放。 我坐在桌前,月光进入我的座位,山中长久的潮汐消息传回。 注释: - 月色到江上:月光照射到江面上。 - 角声过山来:号角声从远处传来。 - 山城
【注释】 长镵(chán):长柄锄。长柄,即长柄锄,一种农具。 矮窗(yǎn chuāng):矮而小的窗子。 西风:秋季的风。 逾月:过了一个月。 胡能:怎么能,怎么能够。 晴空舞皓鹤:晴天天空中飞舞着洁白的仙鹤。 夜气纷流萤:夜晚空气里飘散着萤火虫的光点。流萤,即流萤火。 木叶不自觉:秋风吹动树叶发出声响,自己并没有察觉。 无风辄(zhé)秋声:没有风的时候总是伴随着秋天的响声。辄,总是。
【注释】: 1. 李才翁:诗人的自号。 2. 懒窝:指隐士的生活,作者自称“李才翁”,即隐居不仕之意。 3. 萧瑟:形容风雨声凄惨而凄凉;风雨日:风雨交加的日子。 4. 轩窗浸虚凉:窗户透进风来,感觉凉意沁人。 5. 清灯闪复定:灯光闪烁不定。 6. 寒漏为之长:寒冷的夜漏声更长更久。 7. 老觉世念少:年纪大了,对世间名利的执着少了。 8. 病须药物良:生病了需要良药治疗。 9. 晨兴涤颤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熟悉诗歌内容,同时对重点字词的含义和用法也要有所了解。 “月华”二句:月亮如水,洒满大地,天容如琉璃一样明亮; 皎如大圆镜,照彻清境晖:月光皎洁像一面明镜,照亮了清澈明亮的世界; 繁星敛芒耀,群动生霏微:星星都收起光芒,群动生出轻细的雾气。 尘世宁有此,玉虚楼观低:人世间哪会有这样美好的景色啊!仙家楼阁在云雾之中显得如此低矮。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诗的前两句,写檐上喜鹊、砌下蟋蟀相和鸣叫,似乎在说:我们虽不能同声相应,却能心有灵犀一点通。 后四句则写自己独处荒郊野外,望不到边,只能听到远处的鸿雁悲啼,想到自己的故园,不禁黯然神伤。 赏析: 贾岛,字浪仙,唐朝时期诗人。他出身寒微,一生穷困潦倒,死后也未得“名成一家”之誉。他的诗作数量不多,但多有佳作,其中以《剑客》、《送无可上人》等为人所传诵。 此诗首联两句
《李才翁懒窝》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世俗的心态。 诗句释义: 1. 鸮鸣夜沉沉,蛩语露泥泥。 - “鸮鸣”:指猫头鹰在夜晚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寂静和孤独。 - “夜沉沉”:形容夜晚深沉、静谧。 - “蛩语”:蟋蟀在夜间的鸣叫,也增添了夜晚的幽静氛围。 - “露泥泥”:指地面湿润、泥泞,暗示着夜晚的凉爽和潮湿。 2. 飞云带月来